曲靖祭奠:曲靖“三宝”名称由来典故考
支云华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操办视频 wangzijinci
“三宝”镇现在曲靖市的麒麟城南十公里处曲靖祭奠。清代咸丰二年,即公元1852年的抄本,《南宁县志》中对它记载曰:“靖州故城在城南十五里,唐置,俗名‘南城’,城址尚存”。从文献载述中得知,那时是因它在古代曲靖府城的南边而被称之为“南城”。现在三宝镇的雅户村一带,尚存有依稀可辨的少量南城夯土城墙遗迹。
“三宝”一名的起源,历史文献资料中无记载曲靖祭奠。传说是清朝建立后,清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清政府的中央集权制,就将明代废黜当地土司和部落酋长的这些地方“土官”,委派任用政府任命的官员的这种“流官”,到当地管理行政事物的这一“改土设流”政策,在曲靖继续推行实施。但这一政策在延续和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了当时叫“南城”地方的土司和部落酋长们的极力反对。因为土司和部落酋长们对明代的“改土设流”政策本来就难以接受,加之清王朝刚建立,根基尚未稳定,所以就乘机反对想废黜“改土设流”政策。清政府为了使“改土设流”政策得以继续在南城当地实施,清王朝就向反对并反叛的南城当地的土司和部落酋长们,采用战争手段进行武力镇压。清王朝通过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围剿打击,强行把反对并叛乱的南城土司和部落酋长们镇压平息了下去。为了祭奠在“改土设流”政策实施进程中,清政府的官兵在平息南城土司和部落酋长们的反叛战斗中,阵亡了的好多将士。就在清代的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清政府在南城中修建了三座合葬清政府阵亡将士官兵们的遗骨,和以示悼念用的佛教超度阵亡将士亡灵的祭祀宝塔。三座宝塔分别叫:“雅户塔”,共7层,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的塔基座,古朴端庄,石砖结构,砖上印刻有满文和佛教的梵文,塔内葬有阵亡将士遗骨,上贴金箔;“城西中心塔”,高约4米,上圆,下方形的塔基座,造型古朴,砖分大砖、小砖、砖上均印刻有满文和佛教的梵文;“中心塔”,位于三宝旧城中央,共4层,顶部为六棱形石柱塔刹,六面均刻有满文、汉文,塔身周围有佛龛,每龛上刻有一精致佛像,塔身用砖筑成,砖上印刻有满文和佛教的梵文。三座宝塔都是用砖石砌筑的,砖上印刻有佛像和佛教的梵文和满文,是用以埋葬和祭奠阵亡将士亡灵的佛教超度宝塔。
“三宝”一名来历的典故起因,就是因为清代在“南城”中修建了三座佛教宝塔文物,“宝塔”是人们对塔的习惯性爱称曲靖祭奠。人们喜爱三座佛教宝塔文物中的三个“宝”字,就用“三”和“宝”相连为名,后来就用“三宝”一名,取代了原来的“南城”和后来的“宝塔镇”名称。因南城中建有三个宝塔文物而得此吉祥如意的“三宝”雅名。上述即“三宝”名称是这样起源与由来,并使用至今的传说故事。但是,在清代初期修建的这三座佛教宝塔文物,“三宝”二字并没有出现和用作当地的地名,“三宝”二字出现并作为当地名称使用,那是建塔275年以后的事了!
“三宝”在民国初期时被设为镇,就将以前的“南城”一名废黜,用城中的三个宝塔为名,取名叫“宝塔镇”曲靖祭奠。后来觉得不妥,在1959年设公社时,就把三个塔中的“三”字,和“宝塔镇”中的“宝”字提取相连,用“三宝”二字重新命名叫“三宝公社”,这就是“三宝”一名正式出现,并使用至今的由来缘故。
“三宝”区的设置是在1963年1月,12月撤销并入环城区曲靖祭奠。1964年恢复三宝区,1969年又恢复为三宝公社,1984年又将公社改为三宝区。1987年11月改区设镇叫“三宝镇”至今。
“三宝”的三座佛教超度宝塔文物,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爆炸毁掉,三座佛教超度宝塔文物的遗址尚存,还存在有三个佛教超度宝塔的少许部分塔刹,和印刻有佛像及梵文的塔砖建筑物材料在三宝曲靖祭奠。
“三宝”镇现正在筹备恢复重建被爆炸毁掉的三座宝塔,使三座宝塔重新竖立在三宝镇,以三座宝塔让这个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宝镇”的实物见证曲靖祭奠。
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支云华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518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