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果洛丨马盛德:见证非遗的力量!:雅安祭奠
来源:《人民政协报》 文:马盛德(口述)本报记者 郭海瑾(采访整理)
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雅安祭奠。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作为原文化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非遗研究专家,马盛德亲历多项中国非遗的申报,对非遗保护有着深入研究。本期口述版邀请他谈谈非遗保护进程和中国非遗的魅力。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操办视频 wangzijinci
一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传来,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把消息转发到了朋友圈,与朋友们分享雅安祭奠。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雅安祭奠。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更是有饮茶的习惯,可谓“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我们也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可或缺、必不可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中国茶文化所特有的价值和品质。
这一项目申报之前的文本论证阶段,我也应邀参与雅安祭奠。回想起来,那时与国内众多专家一起讨论、一起研究,自己也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制茶技艺以及方方面面的习俗,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婚礼上敬献“白族三道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一是传统制茶技艺,即有关茶园管理、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工艺,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二是与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品鉴等相关习俗,比如,制茶师根据当地气候、物候,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雅安祭奠。还有,与种茶和采茶实践活动相关的各类民间祭拜、祭奠等祈福祈愿仪式,由茶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采茶歌”“敬茶歌”“采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都是茶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我国多民族所共享雅安祭奠。比如到了浙江,我们便要喝上一口清爽甘醇的西湖龙井,感受江浙一带如茶澄清淳朴的风土人情。辗转于福建闽北,生长于“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又成了最佳之选,它茶汤浓郁,甘馨可口,令人回味无穷。而流连于云贵高原,普洱、毛尖会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物候和茶工艺,甘甜醇厚,久久难忘……中国茶和茶的内涵实在是丰富多姿。
通过那段时间与专家们的讨论交流,我对茶的本体方面有了深层的了解,由茶去观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风俗习惯,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人们对文化的创造力雅安祭奠。
我一直投身于非遗保护和研究工作雅安祭奠。2009年,我到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工作。得益于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在任职期间,有很多机会到全国各地进行深入调研。茶及其文化习俗,一直是我们要了解的重要遗产项目。
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到云南普洱景迈山的古茶林的一次考察雅安祭奠。千年古茶树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景迈山先民用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方式创造了林茶共生的森林景观,延续千年并保存至今。身处茶林,可以想象到,这里的世居民族以茶为生的常态,他们以茶林管理、茶树种植、土地利用和村落建设为一体,塑造了景迈山山与林、林与人、人与茶的和谐文化景象。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在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四川雅安,我第一次观察了黑茶的制作工艺,也是第一次目睹了我在青海老家从小喝的黑茶的生产、加工的过程雅安祭奠。黑茶的制作从原料的采收开始,要经过四次发酵,完成一二十道工序,再分级装包,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令人赞叹。2008年,雅安的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雅安黑茶制作技艺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天人一体、兼容并蓄的理念雅安祭奠。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平和包容的心态、塑造着含蓄内敛的文化品格,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茶的饮用与分享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民族精神。
我对茶情有独钟雅安祭奠。在我的老家青海,那里虽然不是茶产区,但茶却是必需品。奶茶、八宝盖碗茶、熬茶、清茶、酥油茶等,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一日三餐、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茶。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节日探亲访友、看望长者,有一样必不可少,就是茶。茶甚至成为我的民族——撒拉族婚礼中的聘礼。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与茶密切关联的氛围中,对茶有一种深深的感情,随着年龄增长,了解到喝茶的好处,更是越发热爱。所以这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我尤为激动,更为振奋。
二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让我想起了6年前,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申遗场景雅安祭奠。
马盛德
当时,我在原文化部非遗司主持工作,受党组委派,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会议是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召开的雅安祭奠。另外,中国民俗学会是注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NGO机构,还有大概十位专家学者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到现场参会共同见证。
会议开始,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一个一个介绍各国申报的项目,播放“二十四节气”的申报片、文本等,不少国家的代表对“二十四节气”表达了认可和赞美,非常地顺利雅安祭奠。大会主席最终落槌宣布,经讨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予以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时心里不仅仅是喜悦,更是满满的自豪感。
转眼6年过去,“二十四节气”申遗后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雅安祭奠。幼儿园、小学开设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很多出版物用童话形式来解读二十四节气。艺术家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用舞台艺术、美术、音乐的形式表现二十四节气。更让世界惊艳的是,在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还有,二十四节气所蕴涵的文化,不断唤起海外华人的共情,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这种持续的影响力,充分体现了以非遗为载体的文化的魅力。
2001年,昆曲首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但那时非遗保护在国内还有待宣传雅安祭奠。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就加入这一公约,成为第7个加入此公约的国家,如今该公约的缔约国已有180个。20多年过去,现在非遗保护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成为各国各民族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非遗雅安祭奠,从2001年申报时的冷清到如今热度持续不减,我想主要有两条重要原因:
一是遗产项目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雅安祭奠。历史悠久的昆曲,虽底蕴深厚,但受众群体比较有限。而后来的,不管是“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茶文化”,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自身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都深深镌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记忆里。它们的认知度、传播力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地域,影响力是无法比拟的。
二是国家的重视、国民的认知不断提高雅安祭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和重大国事活动中,多次考察非遗项目,多次对非遗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不断强调非遗的重要性,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非遗保护系统着眼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不断巩固非遗保护基础,让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使非遗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
三
以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时间节点,20多年来,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下,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撑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国探索建立了一整套FU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保护制度和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非遗保护经验,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进程雅安祭奠。
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非遗是最珍贵的文化创造力的体现雅安祭奠。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人类的文化创造力。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从2005年开始,我们花费5年时间,发动了约70万人次开展了非遗的全国性普查,成系统、分门类对非遗资源进行登记和造册,基本摸清了散落于民间的非遗“家底”,非遗项目近87万项雅安祭奠。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国的非遗进入依法保护的阶段。
我也很高兴地看到,进入“十四五”时期,由国家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工作正在部署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力度,进而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雅安祭奠。
来源丨非遗中华
编辑丨恰嘎·觉如
监制丨昂亲拉毛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541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