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与张栻的交往考:连州祭奠
(2022-10-10 16:59:02)考证张浚张栻张杓张枃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度亡视频 wangzijinci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分类: 张栻考证
张孝祥与张栻的交往考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 )连州祭奠。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南宋右相张浚(1097-1164)之长子,官至右文殿修撰连州祭奠。南宋伟大的政治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岳麓书院著名主教,南宋道学的复建者。
一、张孝祥父张祁、张栻父张浚与胡寅友善连州祭奠,遭秦桧迫害,主张加强边备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三月,与张孝祥父张祁交最善的礼部侍郎胡寅(1098-1156)被秦桧以“讥讪朝政”为由贬到新州连州祭奠。八月,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和国公、连州居住的张浚被移往永州,张栻随父居湖南永州。
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状元及第连州祭奠。十一月,张孝祥授为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驻绍兴)公事。张孝祥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绍兴二十五年(1155)九月前后,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张孝祥受牵连。秦桧使人诬陷张祁与张浚、胡寅等人谋反,与张祁关系密切的胡寅等被下狱,波及张浚。十月,秦桧死。魏良臣私下奏请皇上为张孝祥解除监禁洗脱罪名,张孝祥授秘书省正字。十一月前后,张浚母去世。十二月,宋高宗恢复张浚、胡寅、张九成等二十九人官职,张浚恢复为观文殿大学士职衔及和国公爵位,任判洪州(今江西南昌)。时张浚以母丧将归葬,念天下事二十年为桧所坏,边备荡弛,又闻金完颜亮篡立,必将举兵,自以大臣义同休戚,不敢以居丧为嫌,具奏论之。绍兴二十六年(1156),张孝祥任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是年秋,张浚携子张栻等回蜀归葬其母(被朝命以太夫人之丧归蜀)回绵竹。张浚奉柩归葬西川,到达江陵时,又上奏请高宗备战抗金,引起新任宰相万俟卨、汤思退的不满,宋高宗以为“今复论兵,极为生事。”十月,会星变求直言,张浚谓:金人数年间势决求衅用兵,而国家溺于宴安,荡然无备,乃上疏极言,而大臣沈该、万俟、汤思退等见之,谓敌初无衅,笑浚为狂,台谏汤鹏举、凌哲论张浚归蜀,恐摇动远方,诏复居永州服除,落职以本官奉祠。张浚再次被贬往永州居住。绍兴二十七年(1157)正月,张孝祥转宣教郎。三月,张孝祥除秘书郎。绍兴二十八年(1158),张孝祥任尚书礼部员外郎,不久任起居舍人。绍兴二十九年(1159)闰六月,张孝祥试中书舍人。八月,殿中侍御史汪澈(1109-1171)挟私弹劾张孝祥“奸不在卢杞之下”罪,张孝祥被劾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绍兴三十年(1160),完颜亮造船招兵,南侵之势已十分明显连州祭奠。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和州进士何廷英、徽宗宣和六年的恩科状元冯时行等不断上疏要求起用张浚。绍兴三十一年(1161)正月,金军南犯已迫在眉睫,时张浚尚责居永州,殿中待御史陈俊卿,间为上言:“浚忠义,且兼资文武,可付以阃外。臣素不识浚,虽闻其尝失陕服,散淮师,而许国之心白首不渝。今杜门念咎,老而练事,非前日浚也。愿陛下勿惑谗谤,虽未付以大柄,且与以近郡,以系人心,庶缓急可以相及。”宋高宗纳其言。宋高宗诏:“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和国公张浚,湖南路任便居住。”张栻随父亲张浚到潭州,在妙高峰筑书院,题名城南书院。是月,淮南西路转运判官张祁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因“知完颜亮谋叛盟,屡闻于朝,宜峙粟阅兵为备御计,言者以张皇生事论”而落职。
二、绍兴末年抗金连州祭奠,张浚复起,张孝祥复官,宋孝宗即位,张孝祥始识张栻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海陵王完颜亮兵分四路、自率精锐挥师南下侵宋连州祭奠。黄祖舜任为同知枢密院事。十月,宋高宗手诏败盟之讨,急召太傅和义郡王杨存中,同宰执大臣商议对策。因请对,陈俊卿力言起用张浚,宋高宗始悟,宋高宗复召张浚,张浚起复为观文殿大学士,即判潭州。十一月初,兵急,宋高宗命张浚任判建康府兼行宫留守,老当益壮,独人乘小舟驰赴建康,说:“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舆所在而已。”是月,虞允文大破金兵于采石。十二月,完颜亮死,金兵北去。
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宋高宗从幸建康,车驾幸建康,(张)浚迎拜道左,卫士见(张)浚,无不以手加额连州祭奠。时(张)浚起废复用,风采隐然,军民皆倚以为重。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闰二月,张孝祥复官以左承议郎知抚州。五月,任命张浚专一措置两淮事务兼两淮及沿江军马(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全面负责江淮防务。六月,宋孝宗即位。二十日,宋孝宗召张浚入对,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七月八日,特授张浚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进封魏国公。张栻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是月,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兼权参知政事。十一月,张栻被召,与宣抚判官陈俊卿一道同行。张栻入见,慷慨进言:“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悯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发存在也。诚望陛下勿怠此心,益加省察,而亲贤稽古以扩充之,则不惟今日之际功可以必成,而千古因循之弊亦庶乎其可革矣。”宋孝宗大为嘉许。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正月,史浩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浚进升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各路军马连州祭奠。张栻内赞密谋,外参庶务,甚得同僚器重。二月,黄祖舜因病辞,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三月,张孝祥以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军府事、提举学事。四月间,宋孝宗召见张浚,问恢复的计划,张浚主张孝宗北上建康督战。张浚急图恢复,屡次上奏,欲取山东,史浩肯定张浚“大仇未复,决意用兵”的忠义之心,但反对急于用兵。期间,张栻当陪同、照顾其父张浚到都城,当在往返途径平江时与张孝祥初次相识。同月,张浚陛见宋孝宗后赴建康都督江淮军马,张浚在征得宋孝宗同意后,绕开三省、枢密院,直接命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战北伐。五月,张浚驻前线盱眙指挥,宋军一举攻下灵壁、虹县,旗开得胜。月底,因邵宏渊、李显忠二将不合,导致FU离战败。张栻随父驻勇往直前北渡淮河进入泗州前线,抚劳将士,招集溃兵,重整旗鼓,以备再战。六月,宋孝宗起用汤思退为右相。张浚乞致仕,且请通好,皆不许。七月八日,宋孝宗除张浚少傅、依前观文殿大学士充江淮西路宣抚使建康府置司。八月八日,诏可复都督江淮军马,宰执进呈降授特进、枢密使张浚见措置江淮军马理宜增重事权。九月,宋孝宗派卢仲贤起用出使金营议和。张浚父子闻息,怒不可遏。宋孝宗召张栻奏事,张浚派张栻急见宋孝宗,陈述议和之非,秦劾卢仲贤出卖四州,罪不可赦(张浚言仲贤小人多妄,不可委信),张浚附奏云:“自古有为之君,腹心之臣相与协谋同志,以成治功。今臣以孤踪,动辄掣肘,陛下将安用之。”因乞骸骨。十月,张栻途径平江,或与张孝祥又见面。十八日,张栻到达都城奏事。下旬,张栻以内机入奏,与太上皇宋高宗对话,宋高宗说:“朕与卿父,义则君臣,情同骨肉。”二十四日,有旨引见,张栻间以军事入奏宋孝宗。宋孝宗览奏,谓张栻曰:“朕待魏公有加,不为浮议所惑。”宋孝宗眷遇浚犹至,对近臣言,必曰魏公,未尝斥其名。每遣使来,必令视浚饮食多寡,肥瘠何如。十一月,卢仲贤返,张栻奏卢仲贤擅许四州与金,辱国。乃下其于大理寺。十二月,汤思退升任左相兼枢密使,张浚升任右相兼枢密使,仍兼江淮东西路。
三、在太上皇的干预下连州祭奠,宋金议和,因张浚罢职,张栻与张孝祥在建康告别
隆兴二年(1164)正月,经右相张浚推荐,张孝祥被召赴临安连州祭奠。二月,张孝祥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三月一日,诏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知建康府罢参赞军事,除敷文阁待制依旧知建康府。月 初,张浚奉旨视师江淮,荐张孝祥以原官知建康府,汤思退反对领原官,张孝祥以敷文阁待制出知建康,仍兼都督府参赞军事,例兼行宫留守(公事),领江东安抚使。时张浚是右仆射兼枢密使,都督府事由张孝祥摄行。张孝祥上表力辞,未得到宋孝宗的批准。正当张孝祥协助张浚积极筹措边事的时候,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攻击张浚,右正言尹穑弹劾张浚。
四月初六,因 宋廷决定 议和而 召张浚还朝 , 张孝祥作 《六州歌头》 诗: “ 张浚罢席而入 ”连州祭奠。 (清) 谭莹《论 (张孝祥) 词绝句》(《乐志堂诗集》卷六) 高度评价其诗云 : “ 红罗百匹总无嫌,想亦无心学子瞻 (苏轼) 。至使魏公 (张浚) 缘罢酒,一腔忠愤洗《香奁》。 ” 初八,罢江、淮都督府,以钱端礼、王之望为两淮正副宣谕使。在太上皇宋高宗干预下,左相汤思退加紧乞和,张浚感到抗金无望,即求罢相致仕,宋孝宗诏从其请。左司谏陈良翰、侍御史周操言浚忠勤,人望所属,不当使去国。二十三日,张浚罢相与郡,授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判福州。
五月,张浚留平江(今苏州),凡八上疏乞致仕连州祭奠。尔后,张浚辞新命,恳求致仕。宋孝宗察张浚之忠,欲全其去,改授醴泉观使闲差。张浚既去,犹上疏论尹穑奸邪,必误国事,且劝上务学亲贤。或勉浚勿复以时事为言,张浚曰:“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如若等言,是诚何心哉!”是月中,张浚从平江往严州,沿途主要走水路:经湖州,再西苕溪坐船到安吉县,经石岭古道(安吉石岭村至田青塘村)翻越天目山,经於潜县东关溪、天目溪坐船经堰口(今属临安区於潜镇)、紫溪、分水江往分水县。二十日前后,张浚经分水江到达分水县来看望王缙,而王缙已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去世。张浚在分水江旁的“浪石亭”作《会浪石亭》,给予王缙极高评价。二十二日,张浚游览严子陵钓台,作《过严子陵钓台诗》。
六月,张孝祥奏:“江东路江州军,水灾甚广,臣节次会聚奏闻连州祭奠。夏税亦自无可输纳,秋苗绝然无望,乞圣慈宣谕宰执,预治荒政。”是月底,来自家乡温州乐清县的新知饶州(府治鄱阳县)王十朋在饶水南僧寺与张浚喜相逢。七月初一,张浚到达余干,寓于宋宗室赵頙贤所建的赵氏养正堂。期间,张浚携子张栻、张杓等游冠山乘风亭、煮茶亭。张栻作有《养正堂铭》曰:“天下之功以正而一,正本我有养正之斯。道通天地万化流出,精思力行勿忘朝夕。”初三,王十朋到达鄱阳。是月,汤思退急于向金人求和,竟毁掉两淮边备。
八月,主和的势力得势,张孝祥仍坚持扩充兵力,加强防务连州祭奠。南宋在太上皇干预下,为议和自坏两淮边备,撤去已收复的海、泗、唐、邓四州的守卫军队,张浚等人为之苦心经营的抗战局面全部破坏。十五日,值孟秋家奠(中元节祭祖),跌地得疾。二十日,张浚为饶州王十朋作《不欺室铭》。二十二日,张浚始寝疾。期间,知饶州王十朋专程到余干拜谒张浚,张浚已病重,不能相见。王十朋游干越亭,五彩山,有诗。张浚知来日不多,手书付二子张栻(字敬夫)、张杓(1136—1205,字范夫)曰:“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二十八日子时,张浚忧愤成疾,病逝余干养正堂。
四、张浚去世连州祭奠,被罢职而任权荆湖南路提刑的张孝祥支持张栻营葬上司张浚
隆兴二年(1164)九月,汤思退都督江淮军马连州祭奠。讣闻,宋孝宗震悼,辍视朝,赠太保。十月四日,左朝奉郎敷文阁待制知建康府张孝祥落职放罢。以侍御史尹穑论其出入张浚、汤思退之门,反复不靖,故也。 诏王佐充都督府参谋官。月底,汤思退指使侍御史尹穑捏造罪名劾罢了张孝祥。十一月初,张孝祥被罢,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置司衡州)。中旬,宋、金达成隆兴和议。是月,张栻与弟张杓葬父张浚葬于潭州宁乡县的龙塘官山之麓,张栻营葬甫毕即拜疏言: “吾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异时朝廷虽尝兴缟素之师,然旋遣玉帛之使,是以说和之念未忘于胸中,而至忱恻怛之心无以感格于天人之际,此所以事屡败而功不成也。今虽重为群邪所误,以蹙(cu促)国而召寇,然亦安知非天欲以是开圣心哉。谓宜深察此理,使吾胸中了然无纤芥之惑,然后明诏中外,公行赏罚,以快军民之愤,则人心悦,士气充,而敌不难却矣。继今以往,益坚此志,誓不言和,专务自强,虽折不挠,使此心纯一,贯彻上下,则迟以岁月,亦何功之不济哉?”疏入,不报。张栻徙居衡阳。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正月,黄祖舜主管太平、兴国二宫连州祭奠。三月,刘珙(1122-1178)以敷文阁待制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以虞允文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王刚中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卒。五月二十五日,王十朋和洪迈、王秬,在鄱阳城东的荐福寺,给张孝祥饯行。 六月,张孝祥复官,以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 ( 左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 、 知静江军府事 、 提举学士 、 广南西路兵马都铃辖兼本路经略安抚 ) 。 是年, 王十朋作有《次韵安国(张孝祥)题余干赵公子养正堂,堂张魏公所名也,并为作铭》:“去岁西来路偶同(自注:去六月予赴鄱阳,魏公罢相来余干,邂逅于此饶水南僧寺),一言不肯话飘蓬(自注:公所言皆国之大事)。铭成养正首示我(自注:公以七月朔日至余干。某访公于赵公子舍,公以病不及见,出堂铭稿见示),室坐不欺深念公。大盗欲缠遥拱北,群言交乱卒居东。可怜未战身先死,贯日精忠化白虹。” 乾道 二 年(116 6 ) 六月,张孝祥 被谗言落职 。
注:陆世良撰于1194年的《宣城张氏信谱传》载:“会敬夫(张栻)、定夫(张杓)扶魏公(张浚)柩至州境,不能入蜀,公(张孝祥)为营葬于属县宁乡之西连州祭奠。”又隆兴和议期间,张浚、张孝祥先后被罢,张孝祥当罢任为置提刑司于衡州的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据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卷四)云:“孝祥起知潭州,初曾兼代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其后由襄邑郑子礼自湖南转运副使就拜本路提点刑狱,提刑置司衡州,亦子礼落南寓居所在。”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其三)载:“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张孝祥在起知潭州前曾任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当为隆兴二年(1164)九月。九月,汤思退都督江淮军马。十月,诏王佐充都督府参谋官。是月,敷文阁侍制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的张孝祥被罢,出任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置司衡州)。
五、张孝祥改知潭州连州祭奠,张栻作诗相赠,张孝祥去世,张栻作祭奠、像赞
乾道三年(1167)三月底四月初,张孝祥改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连州祭奠。张栻作有《赠于湖(张孝祥)诗》:“桐花三月英,风雨满江城。使君晚被酒,千骑过友生。名谈宿雾卷,逸气孤云横。挥斤看翰墨,笑语皆诗成。人物有如此,吾辈赖主盟。更呼南邻客,共此樽酒倾。爱我庭下竹,头角方峥嵘。永怀冰雪姿,宁复世俗情。新篇一湔祓,凡木石足程。愿言对封植,岁晚长敷荣。”六月,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虞允文任知枢密院事兼四川宣抚使。
乾道四年(1168)七月,张孝祥复敷文阁待制,徙知荆南并任荆湖北路安抚使连州祭奠。秋八月,张孝祥自长沙前往荆州。
乾道五年(1169)二月,主教潭州的张栻权发遣知严州连州祭奠。三月,因疾力请归养侍亲的张孝祥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三月下旬,张孝祥自荆州启程东归。四月初,张孝祥过岳阳。八月,宣抚西蜀的虞允文入相(右仆射),宋孝宗召见辟虞允文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的赵雄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赵雄(秘书省)正字。十二月,张栻任严州太守。
乾道六年(1170)三月,张孝祥返还芜湖连州祭奠。七月,得急病而逝,年仅三十八岁。张栻《祭于湖(张孝祥)先生文》:“嗟呼!如君而止斯耶?其英迈豪特,其复可得耶?其如长江巨河,奔逸汹涌,渺然无际,而独不见其东汇溟渤之时耶。又如骅骝騄绿,追风绝尘,一目千里,而独不见日暮税驾之所耶。此栻所以痛之深、惜之至而哭之悲矣。惟吾君起布衣,被简遇十年间,入司帝命,出岭数路,文章炜烨,政事超卓,多士之所共知,亦不待栻之赞叹。惟其孝友,恂恂朝夕,则人有不得而尽知者。方自荆州归,栻以书抵君,谓“及此闲暇,专意承志,实进德修业之要”,深以为然。孰谓会不数月,乃有此闻。栻倾盖荷知见而深笃,言有劲切,君不以为迂,此意何可忘也。道阻且长,不得往哭,遣致一奠,孰知予悲。”张栻《于湖(张孝祥)像赞》:“是于湖君,英迈伟特,遇事卓然,如箭破的;谈笑翰墨,如风无迹。惟其胸中,无有畛域,故所发施,横达四出。虽然,此固众人之所识也。今方袖手于湖之上,尽心从事其亲,而益究其所未及,则其所致,又孰知其纪极者耶。”
附:(南宋)陆世良撰于1194年的《宣城张氏信谱传》(《四部丛刊》本《于湖居士文集·附录》)载:“孝宗即位,张孝祥除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军府事,提举学事,赐紫金鱼袋连州祭奠。明年,吴中饥,乞赖以济。张魏公(张浚)还朝,乃首荐张孝祥,召赴行在。入对,劝帝(宋孝宗)辩邪正,审是非,崇根本,壮士气,因痛陈国家委靡之弊,“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又陈:“二相当同心协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复陈用才之路太狭,乞博采度外之士,以备缓急之用。上(宋孝宗)嘉之,除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俄兼都督府参赞军事。时魏公(张浚)欲请帝(宋孝宗)幸建康,以图进兵,复荐张孝祥领建康留守。汤思退言改除敷文阁待制,留守如旧。及魏公(张浚)罢,判福州,宣谕劾张孝祥为党,落职(或出任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且自渡江以来,大议惟和与战,魏公(张浚)主战,汤相主和。张孝祥始登第,出思退之门,及魏公(张浚)志在恢复,张孝祥力赞相,且与敬夫(张栻)志同道合,故魏公(张浚)屡荐张孝祥,遂不为思退所悦。或者因张孝祥召对“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等语,谓张孝祥出入二相之门,两持其说,岂知张孝祥者哉! 思退窜,仍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有声。俄改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为政简易,时济之以威,湖南遂得以无事。会敬夫(张栻)、定夫(张杓)扶魏公(张浚)柩至州境,不能入蜀,公(张孝祥)为营葬于属县宁乡之西。遂与敬夫(张栻)说性命之学,日夕不辍,筑敬简堂,以为论道之所,而四方之学者至焉。公自篆“颜渊问仁”章于中屏,晦庵(朱熹)、南轩(张栻)各为诗文以记之。寻复待制,徙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荆州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张孝祥内修外攘,百废具兴,虽羽檄旁午,民得休息。筑寸金堤以免水患,置万盈仓以储漕运,为国为民计也。乾道五年(1169)己丑,偶不豫(有病),遂力请祠侍亲,疏凡数上,帝(宋孝宗)深惜之,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南轩(张栻)为文以饯之,荆南士民哭送登舟,仍给小像祀于湘中驿,南轩(张栻)为之赞。(张孝祥)既归芜湖,凡缙绅之士莫不晋接,宗戚渡江而贫窘者,张孝祥辄赈之。庚寅冬,疾复作,遂卒。卒之日,商贾为之罢市,两河之民惶惶如失所恃。帝(宋孝宗)闻之,惜其有用才不尽之叹。”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632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