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聚焦安徽砀山古墓
高华(牧云人)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操办视频 wangzijinci
古墓劫难
2001年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时节,在历史古邑、有“梨都”之誉的安徽省砀山县,50万亩梨花已是吐蕊绽放,竟相盛开,放眼环顾,整个砀山大地雪堆云涌,银波琼浪,景色蔚为壮观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3月23日上午8点,在砀山县城关西部的一片土地上,已经是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这里是由砀山县建筑承建的商品住宅楼建筑工地——“梨园小区”,建筑经理汪洋连日来带领就近招募来的农民建筑工人,日夜苦战,加班加点,正在进行住宅楼基建工程。
在2号楼的地基上,一台挖掘机正在隆隆作响,进行深挖地槽工作,这台庞大笨拙的挖掘机在驾驶员“老程”熟练的操纵下,长长的铁臂伸展自如,左旋右转,一次次把泥土从近4米深的地槽里挖抓上来,送上一边等待的翻斗运土车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三月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工人们的身上,建筑工人们虽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但在这样不冷不热的季节,仍很惬意,干活之余,抬头向北看去,便是一片梨花胜雪、麦苗青绿的美丽世界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上午9点多钟,老程忽然发现挖掘机有力的铁臂伸到4米深的地槽下掘土时,机身吃力地颤抖起来,铁臂每次也只能挖出少量杂有朽木块和白石灰样的黏土来,老程心里觉得有点奇怪,正在疑惑间,又感到机身猛烈跳了一下,铁臂处发出一声闷响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他连忙跳下驾驶室,下来查看,他担心挖到地下的大石头,毁了机器。他跳到4米多深的地槽,用脚拨开黏土一看,一块深红色的木板露了出来,锋利的铁臂竟然也只是砸坏了木板的一点表皮,再看看地槽的两壁,竟然清晰地看出有三层灰白的黏土层和两层腐朽的木板。
程师傅连忙爬上来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上午的阳光几乎刺得他睁不开眼,他忍不住对周围忙碌的工人们叫了起来:“我好象挖到大棺材了!”
这一声叫唤使周围正在埋头干活的工人们吃了一惊,正好汪洋经理也不知转到哪里去了,他们纷纷扔下手里的活计围了过来,强烈的好奇心和繁重的劳动正好使他们有一个休息一下的借口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在人们的鼓动下,老程又爬进驾驶室,开动挖掘机,继续开挖起棺材四周的土层来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通体深红色的棺材渐渐露了出来,棺材之大之完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得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棺材太大太沉了,工人们便试图在地槽下打开棺盖,棺盖竟如同与整个棺体焊为一体一样无法撼动淮北祭祀祭奠烧纸。经过人们用绳索、棍棒和挖掘机的合力,最后终于把整个棺材弄到了地面。阳光下的棺材油漆还闪闪发亮,就像刚安葬到4米多深的地下一样。
周围的居民也闻讯陆续赶了过来,不大工夫,竟围了好几百人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在挖掘机铁臂的帮助下,人们又砸又撬,终于打开了4个工人也难以抬动的棺盖,一股浓香瞬间从棺内喷涌而出,一位盛装白净的古代女子静静地躺在里面,像睡着了一样,有许多东西在女子的头上、手上和衣服上发出亮光。
许多双贪婪的手都情不自禁地伸了过去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眩目的阳光下,女子被扒光了衣服,扔到了地面上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很快,除了扔在地面上的一些被撕裂的绸缎衣被,所有的陪葬品都被哄抢一空,就连一口糯米样雪白整齐的牙齿也被撬坏,口中所含的文物被抢走。。。。。。
这丑陋的一幕不禁让我们想起几十年前北京定陵那不堪回首的遭遇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1959年,因开展所谓的“政治斗争”运动,参加定陵地宫发掘的考古专家纷纷被下放或被批斗,当时的当权派竟下令把保存完好的明朝万历皇帝及孝端、孝靖皇后的棺材全部当垃圾扔到山沟里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而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有理”的红卫兵冲进了定陵地宫,一阵疯狂的打砸之后,又把万历皇帝及孝端、孝靖皇后的骨架抬出来批判,愤怒声讨封建帝王犯下的滔天罪行,又用乱石砸碎尸骨,燃起大火,使珍贵的文物化为灰烬,酿成中国文物史上的又一千古遗恨。
悲剧在重演,21世纪发生在砀山的这一幕,与上世纪“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里发生在北京定陵的荒诞一幕,竟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考古人员光揭取1号墓女尸衣物的工作就用了一周的时间,才最终露出了墓中女尸的庐山真面目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而砀山古墓女尸的发现,竟被无知的人们轻易地开棺扒衣,不能不让人叹息。
“香妃”悬案
梨都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京九、京沪铁路,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淮北祭祀祭奠烧纸。砀山历史悠久,位置显著,早在夏商时期即属豫州之域;隋朝时始改为砀山县,纵观历史,其人文地理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县城距历史名城徐州70公里,西接古都商丘60公里,芒、砀山雄峙于前,黄河襟带于后,古为汴京齿唇,徐淮门户,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冲之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总人口86万,可耕地127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0万亩,酥梨面积50万公里。砀山因盛产驰名中外的砀山酥梨而被誉为“梨都”,是黄淮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绿色名珠。
古墓及女尸的发现,立刻轰动了整个砀山县城,成千上万的百姓闻讯赶来,争睹奇观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一些胆大妄为的人甚至把尸体翻来翻去看个究竟,而女尸修长的身材、细腻的皮肤、一头乌黑的亮发、修剪整齐涂着红色指甲油的一双纤细的小手,以及那一双小巧的“三寸紧莲”都使围观的人们发出阵阵惊叹,女子喉部呈“T”字型的深深刀痕和臀部尾骨处的一个肉囊,更使人们大为惊奇,议论纷纷。直至3月24日上午11点多钟,砀山县政府有关部门赶来之前,整个“梨园小区”工地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而许多古老的传说,也从一些老人们的口中议论出来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古墓所在地原为乱坟冈,这座古墓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土堆,据当地年长者说,他们从小常在这大坟上割草、嘻戏,就连他们的祖辈们也不知这是谁家的祖坟,从未见有人烧纸、添坟、祭祀,只是见过早年有两座雕工精细的大石碑的基座淹没在乱草丛中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民间则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是明朝末年社会动乱时,朝中有位大臣的小妾被暗害,葬于此地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有人说乾隆下江南路过砀山时收留了一位美女,引起皇后嫉妒,还没等乾隆正式纳妾就被暗害,按皇帝旨意在其家乡厚葬。有人说是乾隆皇帝十分爱慕的香妃,她美妙绝伦,乾隆皇帝爱之倾心。皇太后怕贻误大清国事,多次极力劝阻乾隆无效,无奈,只得将香妃赐死。香妃贴身侍女见主子已死,也自杀身亡,该女正是乾隆皇帝在砀山收留的小女子。乾隆惊见二位红颜薄命,悲痛欲绝,遂命宫人将其主仆二人送往小女子家乡砀山厚葬。
关于香妃,早在1937年,我国清史专家孟森就经过详实的考证,认为香妃即容妃,并著有《香妃考实》一书存世淮北祭祀祭奠烧纸。1914年,故宫还展出了乾隆时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所画的10多张宫中美人像油画。其中有一张“香妃戎装像”引人注目,画中所记文字也证实确有香妃其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多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
而座落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闻名天下的“香妃墓”,也是根据传说而得名淮北祭祀祭奠烧纸。相传,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一位宠妃——“香妃”(维吾尔语名“伊帕尔汗”)死后葬于此地,故称香妃墓。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则称“阿帕霍加幕”,墓中埋葬的是明清时期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买买提玉素甫霍加、阿帕霍加及其后裔,共5代72人。那么,真正的香妃究竟埋葬在哪里呢?砀山神秘古墓及女尸的发现不得不让人发生联想。
走近古墓
时间到了4月24日上午9点,砀山县文化局局长助理苏联营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不知什么人打来的电话,称发现了古墓,他叫上砀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姚百栋等几个人,立即出发,阴差阳错的是,他们竟听错了地名,跑到了砀山城东,转了一大圈,临近中午11点,才辗转找到“梨园小区”现场淮北祭祀祭奠烧纸。面对人如潮涌、一片狼藉的古墓现场,他们不禁痛惜来得太晚太晚了,最后还是请了几个工人用铁锨铲起女尸放入棺材,经与砀山县殡仪馆协商,下午女尸被送到殡仪馆冷冻起来。
经安徽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有关考古专家对出土的葬具、尸体及有关器物考证分析,初步签定该古墓为前清古墓,出土器物为国家二级文物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古墓情况:该墓为一大型双棺墓,一墓两棺,均南北向,东为一号主棺,西为二号棺(单棺已朽),两棺相距1米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一号棺由外椁、中椁、内棺“三套棺”组成。外椁和中椁为柏木制造,外椁已朽坏,呈古铜色,表面经釉状瓷粉与油漆混合粉刷,光滑细腻,中椁呈朱红色,长291厘米,宽218厘米,椁板厚17厘米;内棺为楠木制作,棺长214厘米,宽70厘米,高75厘米,棺板均以燕尾槽扣接,整个棺体呈朱红色,光彩夺目;打开棺盖时有异香扑鼻而来,棺内布有大量中草药。外椁和中椁、中椁和内棺之间有糯米汁与生石灰的混合物,坚如磐石,厚度约40厘米。整个葬具造型美观,完整如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墓主概况:墓主系女性,置于内棺,尸体上盖罗巾被,下铺丝棉褥,身着衣物华美如新,雍容典雅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其头戴黑色女式葬帽;身穿绣有金丝麒麟的官服,绣有龙凤图案的真丝偏领大褂;腰系黄色的龙凤呈详图案的罗裙,有呈网状结构的黄色丝穗下摆,金光闪闪;白色的内衣裤,下身着皂色长裤,脚蹬乌色短筒朝靴。
脱去衣帽,该女尸保存完好,肢体匀称,身材修长,椭圆形瓜子脸,脚长约30厘米,因多年缠裹之故,仅大母趾凸现在外,趾盖尚存,“三寸金莲”名副其实淮北祭祀祭奠烧纸。骨盆紧锁,尚未生育,牙齿磨损轻度,推断年龄不过30岁。尸身长164厘米,毛发浓密乌黑,发型圆转,用两枚金簪盘于脑后;面部暗灰,神态安祥,呈睡眠状,皓齿完好;胸腹部塌陷,内脏皆在其中,手臂肌肉丰满,手指修长,指甲饱满。可清晰看出涂有红色指甲油。腿上肌肉也很丰满,且有弹性,至今关节仍可曲直,全身多处肌肉仍可针剂注射。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墓主颈部咽喉处有“T”形剑类锐器致命伤痕,喉管,动脉、静脉血管全被切断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更奇怪的是,女尸臀部尾骨处竟长有椭圆形扁平肉囊。
出土器物:现经砀山县城关公安分局追回的随葬器物有:金簪两枚、耳环一枚、朝珠下的胸坠一枚、帽花一枚、铜钱数枚,佛珠一串淮北祭祀祭奠烧纸。金簪、耳环、帽花均为赤金锻造,金簪和帽花均有“元吉”铭文及花纹,细小入微;耳环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鱼身上之鱼鳞清晰可见,龙门形象逼真,可谓巧夺天工;佛珠系檀香精雕细刻而成,形状各异,清香四溢,其椭圆形珠坠上的佛家图案工艺考究。
墓主身份:从该古墓出土的葬具(柏木为上等木料,楠木价格昂贵)、器物(随葬首饰)、墓主衣着(龙凤图案衣)及其生理特征(手掌、指甲等)判断,该女性生前生活在上层社会、养尊处优、曾受皇封(封建时代只有受过皇封的人才可着龙凤图案衣);从出土的器物(“康熙通宝”铜钱)判断,墓主丧葬时代当为清代康熙晚期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因该墓主身着锈有金丝麒麟的官服,据《明朝典制》记载,明清官服前胸和后背缀有金丝绣成的摆巾,称作“补子”,也叫“背胸”,是代表品级的徽识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明洪武二十五年规定,公、侯、附马、伯常服绣麒麟、白泽,并且规定文官用十种飞鸟代替品级,武官用六种走兽代替,并且规定平民女子首饰不准用金玉、珠翠,只准用银。清军入关后,官服和社会制度均沿袭明朝,“补子”则规定一品武官官服用麒麟,由此推断,墓主生前应有前清皇宫相当级别的身份。
“鲜尸”之谜
在我国历史上,尸体保存数百年而不腐的事例不乏记载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晋书.愍帝记》中记载:建兴三年六月,关中人盗掘汉代霸陵、杜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时,得金玉彩帛不可胜记。据《史记.外戚史家》,薄太后死于公元315年,相距470年之久,不但面貌如生,而且衣物尚可使用。而1972年我国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的发掘,发掘出的额女尸外形保存完整,皮肤浅褐黄色,润泽而有弹性,时隔两千多年的女尸竟然保存如此完好,创造了人类考古史上的奇迹。因此,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被称为“湿尸”,被考古界命名为“马王堆尸”。它是马王堆创造的神话,也是我国古代人在两千年前创造的奇迹。
而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贵族死后先要用香草熬制的香汤和药酒给尸体沐浴,使之香美去秽,然后是穿衣入殓,衣物多达十数重,放入漆制精美的重棺,而棺盖用胶漆密封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砀山古墓墓主丧葬距今应有300年左右的历史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尸体保存完好的原因经萧县博物馆馆长苏肇平等多次考察论证,认为有如下几点:
1、葬具好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柏木、楠木皆为名贵木料)
2、密封严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有三层棺椁,且棺椁之间及外层均有较厚的糯米汁与生石灰混合层,既吸水防潮又消毒杀菌。内棺不用钉封口,而用燕尾槽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
3、埋葬深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距地表4米,使尸体处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形成一个相对真空带)
4、尸体可能进行了防腐处理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其表里采用了某些耐腐蚀保尸药物(初步考证为冰片、灯心草、麝香)
5、下葬时为冬季,这是尸体能保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6、死前体内水份大量流失(因墓主脖子有足以致命的“T”形伤口,初步断定为他杀)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危险的“保护”
记者于2002年2月来到砀山县采访,进入砀山县城,向路人打听“古墓”一事,不分男女老少都说知道,大都还说去现场看过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有人告诉记者说挖出了许多宝贝,都被人拿走了。当记者问都有什么宝贝时,他们都显得神情诡秘、讳莫如深起来,只是说这个事不好说的,公安局会找麻烦。在砀山县汽车站,拉人力车的傅建华见记者兴趣很浓,便一路把记者径直拉到了砀城西部的“梨园小区”。
“梨园小区”已竖起3幢崭新的住宅楼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傅建华告诉记者,那天他也来看了,有好几千人挤在这看,听说许多民工都抢到了古墓里的东西。当记者寻找当时的建筑汪洋经理和当时一直在工地看门的“老苏”时,被人告知他们都出远门了,不知在哪里,找不到。记者在当地人的指认下,找到当时发现古墓的2号楼地基处,建好的6层楼房里已有住户在装修。
家里几代都住在古墓附近的孙王氏告诉记者,那天当人们刚砸开棺材时,他们离几百米远都闻到了香味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她还告诉记者:这座古墓附近原来有两块四四方方的大石头,现在还有一块在不远的地方。记者在人带领下,在离2号楼约800米处的街道十字路口,找到了这块石头,这是一块打磨光滑直径近2米的大方石,七八个人正在上面吵吵嚷嚷地下象棋,石头上面已是一个字都看不出来了,但可明显看出这应该是一块石碑的基座。
在砀山县文物管理所3月27日给县政府《关于清理清代古墓与女士保存情况的汇报请示》报告中,引用了砀山县“冯县长”对女尸处理保存问题的意见:“不要过急,要考虑保存解决的最佳方案”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在此报告中还提出了在砀山县传统的梨花节期间,由民政、殡仪馆、公安、文化管理部门等,在县殡仪馆联合举行“砀山出土女尸展”。并提出“县政府要责承公安部门对出土文物进行调查追缴”和“县财政解决必要的尸体保存经费”等建议。
砀山县文物管理所姚百栋告诉记者:“砀山县出土古尸展”从4月5日正式开始,15日结束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在文管所所做的上报文字总结中,称参观人员超过4000人次,售出门票3000多元,门票款归殡仪馆所有。殡仪馆则称保存古尸实际耗资5000多元。
4月中旬,当萧县博物馆苏肇平馆长了解到砀山县表示已无意保存古尸的情况后,便主动提出萧县博物馆可以自筹资金代为保管,双方一拍即合,并草拟了一份协议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砀山和临近的萧县都是宿州市所辖,在整个宿州市辖区内,也只有萧县一家博物馆淮北祭祀祭奠烧纸。该馆1977年建立,承担着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两个单位的职能。馆内现有文物近5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6件,三级文物261件,因人员、财力所限,尚有3000多件文物(已发掘的300多座汉墓中出土文物为主)没有鉴定。馆址设在已有1000多年历史(历经3次重建)的原萧县孔庙。
4月29日晚上,古尸连同殡仪馆自制的冰柜一起由砀山县殡仪馆一起拉到了萧县博物馆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据萧县博物馆《馆务日志》所记,从4月23日开始,全所即投入布置女尸展览工作,从28日开始,还安排了宣传车上街做宣传,5月1日所记是:“8:00准时开展,一切运行正常”。
从5月5日始,《馆务日志》便有关于女尸霉变情况的多次记载,称女尸头部、颈部及四肢均长满了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菌斑等,尸表有点状液化现象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到5月10日,在尸体出土被冷冻展出47天之后,博物馆请来了徐州医学院、萧县公安局贾志久法医等8名专家,对尸体进行了解冻,解冻后发现尸体因冷冻已导致表皮失水、收缩、干瘪,但肌肉仍具弹性,关节亦能活动,于是将防腐药剂遍注全身四肢、胸腔、头颅等,然后整形,然后把尸体周身浸泡在福尔马林防腐液中。
在其后的数月中,萧县博物馆先后组织了女尸赴灵壁县、宿县、商丘市、皇藏峪、青龙集等周边市、县、镇卖票展览淮北祭祀祭奠烧纸。春节期间,仍组织了到淮北市的展览。
当记者于2002年2月来到安徽省萧县博物馆采访时,看到在博物馆东侧的简陋平房里,泡在刺鼻的福尔马林药液里的女尸已脸部变黑,全身多处出现霉黑溃烂之状淮北祭祀祭奠烧纸。馆内工作人员金华超正在不断捞起漂浮上来的绿色斑状物,尸体是放在棺内自制可升降的简易玻璃棺内,上部没有盖。金说这两天拿下玻璃盖是为了换药水,所以没盖。在一侧的墙边,放着一具完好的深红色的楠木大棺材,笔者试图用力挪动一下棺盖,旁边的萧县博物馆馆长苏肇平笑着说,这具棺材8个大汉抬都很吃力,棺盖也要4个人才能抬动。在房内四边的墙上挂着一些展览文字图片,为了便于外出展览移动,都做成了大展板形式。随棺出土的衣被,甚至鞋帽也都被订在展板上面,衣物上许多精美的刺绣花纹仍依稀可辨,但绸缎的光泽已很暗淡。
谁来关注淮北祭祀祭奠烧纸?
记者还分别采访了安徽省文物局李宏副局长、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扬鸠霞主任(已退休)、安徽省博物馆黄秀英副馆长,他们也都到现场勘察过出土女尸及文物情况,采访中他们均表示砀山古墓及女尸极有研究价值,但对如何进一步具体保护和研究都语焉不详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安徽省政府、人大、政协及省文化厅、文物局等许多单位领导也都曾参观过砀山出土女尸,但作为主管全省文物考古工作的省文物局至今却未曾对该墓葬出土文物有所鉴定,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吴加安告诉记者,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完全有能力对砀山墓葬文物作出准确鉴定。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扬鸠霞主任是第一批赶赴砀山古墓现场的专家,当时她正在邻近的萧县参与汉墓考古工作淮北祭祀祭奠烧纸。她告诉记者:“当她于3月24日上午赶到现场时,发现女尸已被翻动了几次”。她还认为砀山县有关部门发现尸体保存将耗费不少资金时,“便不想要了”,而萧县博物馆“想搞一些收入”,所以萧县接受了保存古尸,并长期组织了多次外出巡回展览,目前在“创收”。当记者询问这样下去女尸将会有何结局时,扬主任说:“一般常规做法是火化”。
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吴加安曾在2001年5月顺路到萧县博物馆勘察了出土女尸情况,当今年2月底听说女尸及出土文物所处现状时,也连连深表遗憾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他认为频频四处展览的女尸极为不利于文物保存,至于出土文物未经药物处理,裸挂在外,肯定会很快失去文物研究价值。并认为在古墓及女尸身份研究没有结论之前,文物的毁损是让人非常遗憾的。
自2001年3月23日砀山古墓女尸出土以来,至今已有一年之久,在此期间,这座疑窦丛生的古墓及女尸的出土,在社会上已引起强烈反响淮北祭祀祭奠烧纸。中国文物研究所、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等文物考古部门的专家、学者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安徽卫视等数十家媒体的记者纷纷前往采访报道。遗憾的是,由于出土文物中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以及当地财力、考古研究能力所限,至今仍没有揭开古墓女尸身份之谜,被哄抢的部分文物仍散落民间,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尸及出土随葬品正在一日日损毁。谁能真正来关注这批珍贵文物的命运?谁能揭开古墓女尸身份之谜?人们正拭目以待。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860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