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祭祀祭奠烧纸:那崮,那城,那古墓
那崮,那城,那古墓 ——纪王崮古城遗址散记樊国安“到了沂水,一定要看天上王城”,所谓“天上王城”就是地处沂蒙山腹地沂水县的纪王崮古城遗址临沂祭祀祭奠烧纸。这处“耸立在悬崖上的古城遗址”以“沂蒙72崮之首、春秋古城遗址和春秋王侯之墓”三大惊世奇观吸引着中外游人纷纷前往探秘释疑,不久前笔者亦应沂水友人之邀来到纪王崮古城遗址一睹真容,的确名不虚传——漫步在崮顶的千年古路上,仔细浏览充满岁月“包浆”的古墙、古城、古屋和古墓,仿佛穿越了2600年的时光隧道,宛如融入了春秋时期纪国时代都城——天上王城的世俗生活。沂蒙72崮之首“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哎上好风光……”一曲悠扬动情的“沂蒙小调”曾经让无数沂蒙山外的人对沂蒙山产生了无限的遐思和朦朦胧胧的神秘感——沂蒙山到底是什么样子?说实话,我是今年初春第一次到沂南县采风时才弄清楚原来沂蒙山并不是单指某一座山,而是沂山山系与蒙山山系的总称。沂山在山东省临朐县境内,属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奥谷深幽,钟灵毓秀,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为汶、弥、沂、沭四水发源地。古齐长城绵延山巅。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古刹、“松涛”“云霭”相映成趣。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32米,被誉为“鲁中仙山”。蒙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跨平邑、蒙阴、费县和沂南四县,西北东南走向,绵亘75公里,东西绵延百余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距泰山120公里,与之遥相呼应,堪称伯仲,有“岱宗之亚”的美誉。蒙山和沂山相联,形成广阔深邃的沂蒙山区,它西连兖济,通向徂徕山区,南俯徐淮,揽括抱犊崮山区,东濒黄海,延伸到日照滨海地区,北负泰岱,涵盖沂山北麓的临朐和沂源,这就是辽阔千里的沂蒙山人文地理概念的由来。再说一句实话,我是这次到了纪王崮才搞清楚什么是山崮。从小就生活在沂水的战友孙树照用手指着附近一个小山包告诉我:山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它们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 ,或叫做“方形山”,就像一顶裸露的“石帽子”,当地人称之为崮。沂蒙山共有72崮,比较著名的有“抱犊崮”、“孟良崮”等山崮,纪王崮因为面积最大成为72崮之首。 这些山崮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地质专家勘查,远在数亿年前,沂蒙山区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由于地层沿着断层组的上下错动,形成无数地垒式的断块山,经过1.5亿年的风化剥蚀,逐步演变为崖壁峭立,山顶平坦的方形山崮。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地处沂蒙山脉的中心地段的沂水县泉庄镇不足100平方公里的面积就布满了锥子崮、透明崮、姜家崮、橛子崮等50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崮……所以泉庄镇就有了"沂蒙崮乡"之称。也许是巧合,本人居住的天津市恰有塘沽、大沽、咸水沽等72沽,广袤神州南有72崮,北有72沽,一山一水,一高一低,数字相同,地形相异,亦是一则趣谈。纪王崮海拔577.2米,面积4.8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地貌奇特,山势陡峭,雄伟挺拔,崮顶峭壁约高20-30米,周长十余里,所以被人们誉为沂蒙72崮之首。放眼望去,在纪王崮山崖半腰处有一深约30公分的断痕,被人们称为关公试刀石。传说当年关二爷来此剿匪,登至崖下,挥动青龙偃月刀砍向山崖,留下了这一断痕。就在试刀石旁边,有一巨石拔地而起,状若关二爷持刀而立,气势凛然,令人敬畏。这也许就是这个民间传说的由来。站在崮顶南端的瞭望台和北端的祭天台举目远望,周围的锥子崮、东汉崮、马头崮等26个山崮形态各异,竞险争雄;弯曲的山路和蜿蜒的沂水宛似一条条银带环绕其间;绿色的森林树木和高低起伏的山峰融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在蓝天和白云的映照下,沂蒙群崮蔚为壮观的神韵风姿,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内心禁不住连连感叹:纪王崮不愧为沂蒙山72崮之首,实乃雄哉!壮哉!伟哉!大哉!古城遗址寻踪纪王崮不仅是沂蒙山脉72崮之首,而且是沂蒙群崮中唯一存有被史学界称为建筑在“悬崖上的古城遗址”的山崮,从山下低处望去,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堡巍然屹立在高高的纪王崮顶端,时隐时现在郁郁葱葱的密林中,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上的王城。纪王崮古城遗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清代康熙十一年、道光七年的《沂水县志》均记载纪王崮为"纪侯去国居此"。相传公元前690年齐国伐纪,纪国的国君纪王失国后,亡君纪王率残兵驻扎于此。筑城修路、盖房造屋,在崮顶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王都,纪王崮因此得名。也有传说公元前256年,周国最后一个国王周赧王姬延被秦国生擒而去,周王国被灭。国破家亡后,42岁的姬召率领剩余的兵马一路北撤,来到当时叫做西大崮的纪王崮。凭借纪王崮地势险要、丛林密布,以防御敌人、重振旗鼓。他在纪王崮上盘踞26年,修建城堡宫殿,但最终因与敌人力量悬殊而郁郁而终。所以,当地人也称纪王崮为姬王崮,不管是称作纪王崮还是姬王崮,无可争议的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处宝贵的春秋时期古城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迹。人们站在一座叫做“朝阳门”的巨大城门前面,就可以看到纪王崮古城墙的遗迹,一块块的巨大条石镶嵌在一起,严丝合缝,由这些巨石垒成的城墙环绕四周,壁立数丈之高,确有“一夫当关,万夫难攻”之势,295块石块小的有数百公斤,最大的有六吨之重,而且这些巨石并不是取自纪王崮本地,而是古人从远处开凿切割,搬运而来,不由地令人惊叹: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古代的先人们竟然有如此不一般的神力!而且这段古城墙经历2700多年的岁月考验,比春秋战国诸侯和秦万里长城还要早数百年之久,走进“朝阳门”就进入了这座古城的瓮城,瓮城又称月城、曲池。区别于以往瓮城依城而建的特点,“天上王城”的瓮城防御体系则是依托纪王崮四周是悬崖峭壁的地理优势,结合朝阳门、藏兵洞等工事建筑而成,比有关瓮城的的文献记载提前1000多年。此外,纪王崮还有5道山门与山下相通,即北门塔子门、西门坷拉门、东门凳子门、西北门走马门和东南门雁愁门。六门之中,惟朝阳门可以正面进攻攀登,其他山门险峻难攀。崮顶北部便是传说中的纪王崮王宫遗址和阅兵台遗址。现仅存一些残垣断壁寂寞地躺在崮顶,两个至今仍然完好无损的旗杆座窝使人驻足观看,两个旗杆窝在王宫遗址的东面岩石上,相距6米,每个旗杆座窝深0.5米,径长0.4米,每个旗杆座窝的两侧各两米的地方,还有人工凿成的系缆环,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6个饮马槽是纪王的军用饮马槽,依稀能让人想像当年人欢马叫的威武场面。王宫遗址以南有一山泉,一缕山泉从岩石中滴答而下,名为"滴答泉",因泉水略显淡粉色,所以此泉又名为"脂粉泉",相传为纪王爱妃濯洗处,至今泉水依然汩汩而流。据“天上王城”景区的邵登峰先生介绍,纪王崮顶部常年有水——多处泉眼,水源充足,可共人口及牲畜饮用,同时纪王崮顶部土地肥沃,可以种植粮蔬,足供万人之需。一架辘轳、一个竹筐据说是当年王城运送人员、物资的设施。距离“脂粉泉”不远的地方保存有一处 2600年前的文化土质层,从裸露的土质外层可以看到当年古人生活残存的兽骨、陶片以及灰烬等用火的遗物,这是当年居住在纪王崮普通百姓世俗生活的一个缩影。想当初,纪王迁都到这里,曾经怀着光复旧国的心愿,韬光养晦,重整旗鼓,充分利用山崮的地理优势,修筑城池,建造宫殿,开辟演武场,操兵练马;同时组织百姓,垦荒种地,发展生产,积蓄力量,以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漫步在纪王崮顶,走过崮定南端的纪王墓,登上崮顶北端的祭天台,徘徊在旧宫殿遗址,跃上纪王的阅兵台,这个悬崖上的古城遗迹随处可见,似乎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流传了几千年的传奇故事,给人们了带来的无限的遐想空间,使你不由得沉浸在幽幽切切的思古情怀意境之中。千百年来,曾经在此居住的先人给纪王崮留下了一批古村落遗址。邵登峰先生介绍说,目前还有6户17口石姓人家。一说是纪王墓守墓人后代,一说是300年前从外部迁居而来。和他们的先人一样,这些人家原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的近乎原始人类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融入整个社会的生活。这里的村民每天与蓝天作邻,和白云为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而被人们称为"崮顶人家"。他们保持着崮上人家的生活原貌,保存了沂蒙山区最原始的生活习惯,许多年以来,崮上人家以其独特的石屋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吸引着众多中外游人。人们不仅被沂蒙山山连山,崮连崮的大好自然风光所陶醉,更被这与世隔绝的纯朴的风土人情感动着、浸染着。纪王崮的老住户老石说:崮上先人筑造的一排百年老石屋曾经接待过国内外三万多上崮的人,"当年纪王崮上由于交通的不便,外来人很少,山上有很多遗物,这样的陶片有很多,前几年还能找到箭头,现在沂水博物馆就有收藏。"老石的一番话更加增添了几分纪王崮古城遗址的神秘色彩。春秋古墓之谜2012春天,纪王崮景区在崮顶南端进行蓄水池施工时, 出土了一大块青铜器残片,施工队长立马就报告了沂水县博物馆。沂水县博物馆的耿馆长赶到现场让人接着往下挖,很快就挖出了这件青铜器的全部残片,拼在一起之后发现是个个头挺大的青铜鼎,随即把这个发现报告给了山东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 该所组织考古人员随即对现场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后宣布:在临沂市沂水县境内纪王崮的崮顶发现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大型墓葬。这座古墓属春秋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2600多年。出土的文物不仅有带铭文的青铜礼器,还有成套的编钟、编磬等乐器及成组的玉器等等珍贵文物近200件(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考古专家认为,纪王崮春秋墓墓葬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结构特殊,出土遗物丰富,是山东省近几年来东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东周礼乐制度的研究及铜器、玉器制造工艺和技术的研究等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这处墓穴凿岩为穴,南北长40米,东西宽约13米,南部为墓室,北部为车马坑,车马坑位于墓室的北部,残存独辕车4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墓车马坑位于墓葬北部,北部被破坏,残存马车4辆,均为独辕车。山东省考古学家王恩田推测,纪王崮春秋古墓所在地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城堡国家。根据史料记载,纪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都城在今寿光县境内,西与齐国相邻,东与莱、夷、杞(初在河南境内后迁至此)等国相邻,东南与莒相邻,西南与鲁相邻,公元前690年被齐国所吞并。虽然纪国是一个小国,在西周春秋的舞台上无足轻重。但纪国和鲁国毗邻,又和鲁国交好,故在《春秋》一书中对纪国有所记载。纪王崮春秋古墓考古发掘项目顾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任相宏先生认为,该墓葬为春秋时期国君级,但这个国君或国君夫人是哪个国家的,却有N个选项。选项一,邛国国君,目前发现有铭文的文物有两件,一件铜盂有33个铭文,一件鼎有25个铭文,其中一件可以判断为邛国所做,另一件是南方的国家所做;选项二,纪国国君或国君夫人,无论是年代、规模等与纪国相FU;选项三,齐国国君;选项四,莒国国君。“每一个选项都有可能,都很难说,需要更多的实物和资料证实。”不管人们怎么说,“纪王崮春秋墓葬”考古项目以其鲜明的特色入选了“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此,所有考古专家和学者没有任何争议。在春秋古墓遗址护栏边观看,在墓主身旁和身后依次排列着殉葬的一条狗的遗骸以及一对青年男女和一个小男孩的遗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春秋时期我国社会正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晚期,残酷的殉葬陋习依然存在。在墓主的前方墓道上一条蜿蜒起伏的水流通道,恰似一条栩栩如生的“斑点”蛇,这个蛇形设计显示了远古时期人们対蛇(龙)的原始图腾崇拜。在离墓主约有3米远的北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墓主的后人祭奠时焚香烧纸时遗留的一片灰烬积淀物,由此可以判断墓主逝世后的一段时期内,其后人对墓主的祭奠曾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后来因为一个突然的变故,祭奠不再继续,并且将整个墓葬和祭奠之处整体作了掩埋,从而使墓葬夷为平地,成为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客观上保障了这个墓葬成为山东省极为罕见的没有被盗挖的春秋古墓。在这座古墓发现了七鼎,根据《周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足以显示墓主规格较高。虽然古墓主人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其真实身份依旧是个谜团,但是伫立在这座令人惊叹不已的春秋古墓前,2600年前的历史风云画卷立即映现在眼前:一位不屈不挠王侯的伟岸身影再一次闪现在世人的面前,一幅大丈夫横刀立马,身后“车轮飞转吱呀呀,马蹄疾疾风萧萧”,千军万马直奔纪王崮上安营扎寨,秣马厉兵,卧薪尝胆,再图雄起历史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是那么令人感怀悲壮!思绪万千!荡气回肠!那崮,那城,那古墓是那么令人充满遐想翩翩……特别感谢:这篇散文的写作得到了沂水的战友孙树照、陆丰三和好友耿文海的大力协助;十分感谢临沂沣三文化传媒有限对这篇散文的热情推送。樊国安2019年9月2日于天津编辑:陆丰三作者简介:樊国安,资深媒体人,知名散文作家。散文作品有《马栏有棵“连心树”》《京郊有棵“母亲树”》《“沂蒙母亲”和她的百年老屋》等;出版文学传记《魔术大师曾国珍》;发表电视剧本《为了荣誉》,现在供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度亡视频 wangzijinci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87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