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烈士场所岂能祭拜“日本神”?桃园忠烈祠拆除日本神像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徐铉】纪念抗日烈士的忠烈祠,竟祭拜“日本神”?台湾桃园市政府去年曾在该市忠烈祠引入日本神像,在当地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对,怒批“弃祖背宗”祭拜。桃园市政府近日宣布,已于本月1日开始拆除,并在13日被送回日本。
企图打造“日式神社”主题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操办视频 wangzijinci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等媒体14日综合报道,去年12月,民进党籍时任桃园市市长郑文灿以所谓“吸引观光”“宣传历史文化”为由,在纪念抗日烈士及历史人物的桃园忠烈祠园区内,从日本引入三个日本神像,企图打造“日式神社”主题祭拜。岛内“九合一”地方选举过后,国民党籍张善政当选桃园市市长,桃园市政府便宣布拆除这些日本神像,将其送回日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一届桃园市政府的这一举动,却引来绿营反咬一口,声称张善政带领的市政府团队拆除日式装饰和神像是“搞意识形态”祭拜。报道称,民进党团体美其名曰郑文灿“打开古迹为桃园带来独特的旅游魅力”;民进党新闻部主任张志豪甚至给桃园市政府扣上“破坏古迹”与“操弄仇日情结”的帽子。
对此,桃园市政府表示,首先,早前的“日式神社”主题是时间特定的活动,活动已经结束,因此神像也应该送回祭拜。其次,市政府新闻处长罗楚东表示,忠烈祠是祭奠烈士英灵的场所,由市政府负责管理、维护,对宗教应谨守中立原则;园区内未来仍将秉持此理念持续活化历史场域,并兼顾观光需求,加强研拟法规完备园区管理。
岛内曾开展“去殖民化”运动
那么,为何岛内这些忠烈祠会和日本神社挂钩呢?实际上,在被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岛内各地确实在“皇民化”运动下,建起不少日式神社,桃园忠烈祠的前身就是桃园神社祭拜。据《环球时报》查询,全台类似这样被台当局认定的神社多达68座,算上民间自建则总数多达200多座。
二战结束后,这些日式神社逐渐被遗弃或拆除、改建祭拜。据台湾“风传媒”13日介绍,1950年前后,台当局就已经开始在各地清除日本神社。到上世纪70年代,尤其受到台日“断交”影响,台湾“内政部”制定“清除台湾日据时代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优越感之殖民统治纪念遗迹要点”,各地神社因很难转为私有财产,便逐渐被拆除或遗弃。也有一些日本神社被改建成中式建筑,正式成为中式的忠烈祠。桃园神社则被改作纪念郑成功、刘永福和丘逢甲以及抗日烈士的桃园忠烈祠,这是目前岛内唯一完整保留的日式神社建筑物。
“让抗日英烈的后人看祭拜了作何感想”
实际上,从“九合一”选举就能看出,民进党丢失桃园选票说明其不得人心祭拜。据台湾TVBS新闻网13日报道,最新数据表明,张善政的市民好感度数据名列岛内“六都市长”第一。
对于绿营的种种“媚日”言论,嘉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昆财批驳称,在日本文化中,供奉的这三个神像被认为是日本民族的“始祖”,在政治上有“王权”“民族身份”的意味祭拜。他表示,除非是自视“日本臣民”,否则拜祭这些神像显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岛内媒体人张禹宣认为,在二战结束后,把日本神社改建为忠烈祠,是为了去除日本军国主义遗毒,可郑文灿等绿营人士把这些被去掉的元素还原,还以旅游为名进行推广,让抗日英烈的后人看了作何感想。
联合新闻网14日一篇评论称,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后期,推动“日本化”“皇民化”,在各地兴建神社,所谓“一街庄一神社”,加强台湾人民以天皇为中心,目的是切断台湾人与传统文化宗教的脐带,而以日本鬼神取代之祭拜。文章批评称,一个地方首长竟因一己或政党之偏执,滥权乱政、混淆视听,将忠烈祠与曾侵略台湾的日本神社并列,且以后者压过前者,自我认知错乱,“郑前市长做了最糟糕的示范”。评论质问称,岂能一手祭祀民族英灵,一手转拜曾杀害迫害民众的人鬼?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4042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