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玉 |《金瓶梅》中的绍兴民俗
把《金瓶梅》称作「明代社会的『风俗通』」,或「是一部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都包含对它民俗方面内容的高度重视之意祭亲属。《金瓶梅》的
确是一部「中国」性质的小说,所以它的民俗描写并不限于一地祭亲属。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操办视频 wangzijinci
例如,第十九、九十一、九十七三回中写到的新娘抱宝瓶的婚仪,傅憎享先生就引证《奉天通志》的记载,证明是辽东的礼俗[1]祭亲属。
但是,另一方面,《金瓶梅》的民俗描写必有一个主要的参照系,有人认为这个参照系 就是山东民俗祭亲属。
事实上,论者既未举证任何具体的山东民俗材料,所谓《金瓶梅》描绘「一幅幅山东地区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云云[2],也就无从证实祭亲属。
相反,我们倒看见大量绍兴民俗的实在景象祭亲属。
一、岁时习俗
元宵习俗祭亲属。这方面,前文已经谈到元宵节的时间,元宵之夜妇女的活动,花灯、烟 火的制作,观赏花灯时伴随的戏文、弹唱活动等描写,合于绍兴习俗。这
里再补充一点祭亲属。
小说多次写到灯市中「粘梅花的」「粘梅花处」等语,以陋见所知,研究界似一直未明 何指[3]祭亲属。
实际上,粘梅花即剪梅花,乃绍兴元宵古俗之一,指把梅花剪下插于草捆之上而卖,就像卖糖葫芦一样祭亲属。
《徐文长三集》卷七〈元夕二首〉之一云:「家家促柱学调弦,处处剪梅争带蕊祭亲属。」一般人家剪不着梅,只好到灯市中去买;粘梅花处,就是设在灯市中
的梅花站祭亲属。
清明习俗祭亲属。见前文上坟酒一节。
端午习俗祭亲属。见前文雄黄酒一节。
七月十五日习俗祭亲属。第十八回,「七月中旬时分」,李瓶儿使冯妈妈「往门外寺里鱼 篮会,替过世二爹烧箱库」;第八十三回,「七月十五日,吴月娘坐轿子
出门,往地藏庵薛姑子那里,替西门庆烧盂兰会箱库去」祭亲属。
前「鱼篮会」当即后「盂兰会」的诙谐写法祭亲属。
《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二载:「七月十五日,古谓之中元节,俗谓之鬼节祭亲属。僧舍营斋,供闾里作盂兰会。」
绍兴此俗极盛,明以后逐渐呈现出与元宵灯节不相上下的隆重势头祭亲属。
阮庆祥等编《绍兴风俗简志》(绍兴:绍兴市、县文联1985 年)载:
「七月十五日,古谓中元节,俗称鬼节,云阴间每于七月十三日将鬼魂放出,任其自由五天,至十八日夜收回祭亲属。
故此间绍俗有祭祖先、扫孤坟、寺院营斋供、民间做盂兰盆会等,皆与鬼事相关,为一年中的迷信盛典祭亲属。……明末清初,绍俗盂兰盆会在寺院和民间同时
举行,时间只限于七月十五日一天祭亲属。
……此后,会期延长至五日,仪式亦日趋复杂祭亲属。民间于七月十三日起,开始在城隍庙、土谷祠等庙宇内,大演其《目连救母》《调吊》《调无常》等鬼
戏,颇为热闹祭亲属。」(页152-153)
小说所写都是七月十五一天,在僧舍做盂兰会,说明此俗尚未发展到在寺院和民间同时举行的明末清初阶段祭亲属。
这与小说的成书时代亦相合祭亲属。
《绍兴风俗简志》
二、婚育习俗
小说中共有5 次婚姻描写祭亲属,其中,西门庆与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的3 次属男子 娶小、寡妇改嫁,李瓶儿与蒋竹山的1 次属「倒踏门」(第十七回交代,
李瓶儿「择六月十八日大好日子祭亲属,把蒋竹山倒踏门招进来,成其夫妇」;
第十八回玳安道祭亲属,「二娘没嫁蒋太医,把他倒踏门招进去了」),比较正常的只有陈经济最后与葛翠屏的1 次(其实,陈经济是毁弃旧家庭成为流浪汉
后,被春梅帮助重组新家庭,与一般的正常婚姻仍然不同)祭亲属。
小说的描写揭示,寡妇改嫁与正常结婚的婚礼是绝不相同的祭亲属。撇开第九回西门庆偷 娶潘金莲,也即潘金莲偷嫁西门庆的一次不论,第七回孟玉楼明媒正娶嫁
到西门府祭亲属,迎亲的队伍只有「一顶大轿,四对绛纱灯笼」和几个小厮;
第十九回李瓶儿嫁到西门府祭亲属,也只是「一顶大轿,一匹段子红,四对灯笼,派定玳安、平安、画童、来兴四个跟轿,约后晌时分,方娶妇人过门」,全程
均不见鼓乐、鞭炮和新郎官身影祭亲属。
第九十七回陈经济娶葛小姐祭亲属,则是「鼓乐灯笼,……陈经济骑大白马,拣银丝鞍辔,青衣军牢喝道」,
隆重热闹,气象迥异祭亲属。绍兴婚俗即特别强调寡妇改嫁与一般正常婚姻的礼仪区别。
据阮 庆祥等《绍兴风俗简志》介绍,按历来的规定,「到了寡妇出门的那天,既不鸣锣放爆竹,又不得坐花轿」(页122)祭亲属。
西门庆胆敢用一顶大轿,自然只是市井土豪的越礼之举祭亲属。此外,小说第二、二十三回还把再嫁的寡妇称为「回头人儿」,这实际上也是绍兴的叫法。
《越谚》卷中〈人类‧恶类〉载:「回头人,夫亡改嫁祭亲属。」
第九十七回写到祭亲属,通过媒婆往来得知葛家「情愿做亲」「春梅这里备了两抬茶叶、 髓饼、羹果,教孙二娘坐轿子,往葛员外家插定女儿」;
又写媒人回来祭亲属,「春梅这里择定吉日,纳实行礼,十六盘羹果茶饼,两盘上头面,二盘珠翠,四抬酒,两牵羊,一顶髻,全付金银头面簪环之类,两件
罗段袍儿,四季衣服,其余绵花布绢,二十两礼银,不必细说」祭亲属。
阮庆祥等《绍兴风俗简志》介绍绍兴婚俗的一个重要环节祭亲属,「男家发盘过礼正式聘定」,「男家发盘有『头盘』『二盘』甚至更多的盘之分」(页
102)祭亲属。
小说所写应该就是绍俗中的两次「发盘」祭亲属。《
越谚》卷中〈风俗〉载:「发盘,结婚姻行聘,盛备钱银缎绸、喜花红帖、钗镯……拜柬而往,名此祭亲属。」第九十七回又写葛翠屏进入大门后,「先参拜家
堂,然后归到洞房,春梅安他两口儿坐帐,然后出来,阴阳生撒帐」祭亲属。
拜堂、撒帐同为绍俗一般婚姻中的重要仪式祭亲属。《越谚》卷中〈风俗〉载:「拜堂,新妇 初至宅堂参拜也。」「撒帐果,新妇入房,羽士祝婚者撒之。」
小说中的有些描写,还无意中反映古代绍兴地区流行的畸形婚俗祭亲属。
第六十七回祭亲属,应 伯爵因小妾春花生产,向西门庆借了五十两银子,西门庆说,「过了满月,把春花那奴才叫了来,且答应我些时儿,只当利钱」,「到那
日,好歹把春花儿那奴才收拾起来,牵了来我瞧瞧」祭亲属。
虽是玩笑话,却也带有半真的意思祭亲属。《绍兴风俗简志》介绍:
旧时,在绍兴城乡,特别是山区和诸暨、新昌、嵊县等地还有典妻、租妻、卖妻 的陋俗恶习,一般发生在下层社会,这也是吃人的社会制度酿成的悲剧祭亲属。
把妻子典(或租或卖)给他人祭亲属,主要原因是:
(1)本人或亲属病魔缠身祭亲属,为了求医救 命;
(2)债台高筑祭亲属,债主逼迫,为了还债(或抵债);
(3)穷困潦倒祭亲属,生活无着,为了养家糊口……受典人主要出于两种考虑:
(1)没有能力娶妻祭亲属,典租他人的妻子作为一种暂时的安排;
(2)纯粹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不断香火祭亲属。(页119)
官哥儿第五十九回已死祭亲属,会「下蛋」的李瓶儿第六十二回也已不在,西门府偌大的家业 正愁后继乏人;而应伯爵的小妾春花偏会生产,而他本人又确难还
得起五十两银子的「巨额」债务祭亲属。
西门庆的话像极典妻制度下一位有受典需要又有受典「权利」者祭亲属。育儿习俗中的寄名习俗,见前文寄名酒一节。
《点注》
三、丧葬习俗
小说第六十二回至六十五回祭亲属,用很大篇幅描写了李瓶儿的丧葬过程,为我们考察小
说的民俗属性提供一个相当完整的标本祭亲属。为直观起见,下面将小说描写与有关绍俗的介 绍,分阶段列表对照,并作简要说明:
送终阶段
绍俗介绍
家属连忙为垂死者洗手脚,揩脸面,〔换衣裳〕并拿出早已给他准备好了的衣服给他换上祭亲属。这套服应该整洁,是本人平时爱好者,或FU合其身的。
〔移尸〕送无常后,循例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装绑停当,其他人予以协助,将尸体抬放到厅堂中央的门板上祭亲属。
〔点明灯〕移尸到厅堂后,这个堂也就成了灵堂祭亲属。死者脚后务必点燃一盏油灯,俗称「明灯」又叫「脚头灯」,其目的和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供死者去阴间照明用。
〔写斜角纸〕将死者的生卒年月日时抄给道士,请其推算生肖冲克和接煞时刻祭亲属。
〔报丧〕移尸后,即遣族人或近邻向亲友家报丧祭亲属。
〔拜路头忏〕「寿终正寝」的当天,丧家就要请道士到灵前诵经拜忏,即「拜路头忏」……据说是替去冥府的死者送行祭亲属。
(阮庆祥等《绍兴风俗简志》第四章第四节)
小说描写
(众人发现李瓶儿刚死,全家痛哭祭亲属。)玉楼道:
「娘,我摸他身上,还温温儿的,也才去了不并拿出早已准备好了的衣服给他换上祭亲属。这套衣 多回儿。咱不趁热脚儿, 还不替他穿上衣裳,」
……西门庆又向月娘说:「多寻出分的祭亲属。两套他心爱的好衣服,与他穿了去。」
西门庆率领众小厮在大厅上收卷书脚,其他人予以协助,将尸体抬放到厅堂中央画,围上帏屏,把李瓶儿用板门抬出,停于正 寝 祭亲属。下铺锦褥,上覆纸
被祭亲属,安放几筵、香案, 点起一盏随身灯来
……一面使玳安祭亲属,快请阴阳 徐先生来看时批书……王姑子且口里喃喃吶吶,替李瓶儿念《密多心经》《药师经》《解冤经》《楞严经》并《大悲中道神
咒》,请引 路王菩萨与他接引冥途祭亲属。
……徐先生批将下来:「一故锦衣西门夫人李氏之丧祭亲属。生于元佑士,请其推算生肖冲克和接煞时刻。辛未正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政和丁酉九月十七日未
时祭亲属。
今日丙子祭亲属,月令戊戌,犯天地往亡日,重丧之日,煞高一丈,向西南方而去……入殓之时,忌龙、虎、鸡、蛇四生人,外亲人不请道士到灵前诵经拜
忏,……打发徐先生出了门……然后分班差家下人,各亲眷处报丧祭亲属。(第六十二回)
说明:阴阳为道士职业之一祭亲属,徐先生批书即道士写斜角纸;王姑子念经为接引冥途, 即替去冥府的死者送行,即拜路头忏;随身灯即脚头灯;再加上都是
趁未死穿衣裳,都是死后立即陈尸厅堂门板:上下一一吻合祭亲属。
《金瓶梅》
入殓与开吊阶段
小说描写
西门庆交温秀才起孝帖儿要开刊去祭亲属,令写,「荆妇奄逝」……西门庆令温秀才发贴儿,差人请各亲眷,三日做斋诵经,早来赴会……到三日……阴阳徐先生早
来伺候大殓祭亲属。
祭告已毕,抬尸入棺祭亲属。西门庆交吴月娘又寻出他四套上色衣服来,装在棺内,四角安放四锭小银子儿……仵作四面用长命钉一齐钉起来,一家大小放声号
哭……温秀才举荐北边杜中书来题「解结」祭亲属。
名旌─名子春,号云野,原侍真宗宁和殿,今坐闲在家……于是用白粉题毕,「诏封」二字贴了金,悬于灵前祭亲属。
又题了神主……那日乔大户、吴大舅、花大舅祭亲属,门外韩姨夫、沈姨夫各家都是三牲祭桌来烧纸……(第六十三回)
……到九月二十八日祭亲属,李瓶儿死了二七光景,玉皇庙吴道官受斋,请了十六个道众,在 家中扬幡修建请法救苦二七斋坛……道众绕棺转咒,吴道官灵前展
拜……(第六十五回)
绍俗介绍
死后三日左右,丧家须请道士择「单」日入殓祭亲属。
〔放殓物〕 … … 殓衣多数是生前早已准备 的……丧家还要整理出死者生前喜爱的东西 ,让其带到阴间去享用祭亲属。
〔成主〕成主,就是写「木主」(或称「神主」、 神位」)祭亲属。孝子穿戴素衣冠伏在「木主」前,请一位科甲出身的人任其事。
〔转煞〕「二七」前后祭亲属,由道僧推定日期,雇 三或五个道僧到灵柩前诵经、唱戏和所谓「解结」,由丧家用黄线穿钱币,打成若干不易解开的死结,道僧一
面诵经,一边解结,意在为死者解开生前和他人所结下的冤仇祭亲属。
〔开吊〕先期择日将哀启随讣闻印送亲友,至 期领贴受唁开吊祭亲属。(同上)
说明:哀启即孝帖祭亲属,将哀启送亲友应该在入殓之前去做,故小说先写了发孝帖;入 殓时都要放衣服、钱物,都由仵作用钉子封棺;殓毕都要请中过科举者题
「神主」;二七道众念经转咒,意在救苦,显即「转煞」:上下一一吻合祭亲属。
出丧阶段
小说描写
次日发引,先绝早抬出名旌、各项旛亭纸札祭亲属。
僧道、鼓手、细乐、人役祭亲属,都来伺侯……那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先是请了报恩寺朗僧官来起棺……果然好殡,但见……狰狰狞狞,开路鬼斜担金斧;
忽忽洋洋,险道神端秉银戈……清清秀秀小道童……动一派之仙音;肥肥胖胖大和尚……排大钹,敲大鼓,转畏祭亲属。
吴月娘坐大轿在头里祭亲属,后面李瓶儿等本家轿子十余顶,一字儿紧跟材后走……走出大街口,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将李瓶儿大影捧于手内……
陈经济扶柩到 于山头即指 五里原祭亲属。
原来坐营张团练带领二百名军祭亲属,同刘、薛二内相,又早在坟前高阜处搭账房,吹响器,打铜锣铜鼓,迎接殡到……坟内有十数家收头祭祀……后晌回灵,
吴月娘坐魂轿,抱神主魂 幡……到家门首,燎火而入祭亲属。李瓶儿房中安灵 已毕……(第六十五回)
绍俗介绍
绍俗:出丧时间多数在拂晓的时候祭亲属。起灵前, 要延礼生襄礼,在灵柩前设供祭祀……起灵时, 孝子贤孙把事先摆在材头上的一只粗碗摔 得粉碎。
出丧时,要有「开路神」「引路幡」在前…… 「开路神」是比人还高大的纸人,面目狰狞可 转畏祭亲属。
「像亭」「主亭」和,内悬(供)五方之法事……一乘引魂轿,扎百结黄丝…… 灵柩前一般都有 死者的遗像、神主祭亲属。
出丧用的乐队差异较大,一般用吹鼓手,也有 「三班头」或更多的班头祭亲属。
所谓「三班头」, 「和尚班」「道士班」和「尼姑班」祭亲属。
灵柩后面是送丧的眷属、亲友祭亲属。
绍兴还通行路祭、船祭,即在出丧的必经之 地,如大路口或祠堂前搭棚设供,柩至祭之祭亲属。
出丧队伍……回家时,都要跨过门前的「坟烟 堆」祭亲属。这坟烟堆,是丧家将死者躺过的草席之房中安灵类混杂糠草燃烧的烟堆。丧家还要在神堂供羹饭祭祀,
把「神主」恭送上神堂祭亲属。(同上)
说明:出丧时间都在早上;出丧队伍中亲眷都在材后;郎僧官起棺当即礼生襄礼; 「开路鬼」「险孝子(第六十三回已写西门庆「强着陈经济做祭亲属了孝子」)
摔盆与摔粗碗无区别;道神」重言祭亲属,即指「开路神」;
吴月娘所坐轿在队伍开头祭亲属,且内有神主,当即「主亭」; 李瓶儿大影即李瓶儿遗像,悬真即悬遗像,吴道官所坐轿当即「像亭」;小道童、大和 尚当
即「道士班」「和尚班」;张团练等迎接殡到,当即路祭;燎火而入当即跨「坟烟堆」:上下丝丝入扣祭亲属。
此处「燎火而入」的习俗值得特别一提祭亲属。以陋见所及,迄今为止,一直没有人能明 白它是怎么回事,博学如魏子云先生亦坦言:「吾亦不知流行何地。」
[4]
有了绍兴习俗的介绍,这个疑团可以完全消除了祭亲属。
《金瓶梅词话》魏子云 注
四、文化习俗
宣卷祭亲属。第三十九回,吴月娘等「众人围定两个姑子在中间……都听他说因果」;第 四十回,薛姑子「会说说《金刚科仪》各样因果宝卷」;
第五十一回祭亲属,吴月娘等「要听薛姑子说说佛法,演颂《金刚科仪》」;第七十四回,吴月娘「请了《黄氏女卷》来宣」,「这薛姑子展开《黄氏女卷》,
高声演说」;
第八十二回,众人「听王姑子宣卷」,陈经济不满说,「大娘后边拉住我们听宣《红罗宝卷》,坐到那咱晚,险些儿没把腰累瘑了」祭亲属。
多次宣卷描写以《黄氏女卷》的宣卷描写最为详细祭亲属,《红罗宝卷》未直接写出,[5]但有学者考出它和《黄氏女宝卷》一样,「都不脱笃信佛教的妇女给召
到冥府的窠臼」祭亲属。
民俗学者业已指出,宣说以妇女信佛为主题的宝卷,是明代吴越地区最流行的一道文化 风景[6]祭亲属。
其实,在吴越地区,又以绍兴的宣卷历史最悠久,明清以后还逐渐成为民间曲艺(杭的大宗之一祭亲属。堪称集绍兴历代史志之大成的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绍兴市志》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年)祭亲属,其《绍兴宣卷》专节记载:
绍兴宣卷系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祭亲属。自唐以来即有……宣 卷的唱本,即卷本,通称「宝卷」。艺人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
唱,故称宣卷祭亲属。
……宣卷的内容祭亲属,有的与佛教经籍有关,如《目连宝卷》《刘香女宝卷》……宝卷的格局,有唱有白,韵文与散文相间而以韵文为主……唱辞的基本格式
为七字齐言对偶或十字齐言对偶……每当某神诞辰,宣卷往往通宵达旦祭亲属。
一般徒歌清唱,称「平卷」;若加丝弦伴奏,称「花卷」祭亲属。演唱「平卷」,最少须三人,分任生、旦、净、丑诸脚色,一人须兼数种不同行当。
演唱时围桌而坐祭亲属,一人面南,称「禄位」,亦称「书位」,其职为翻卷本,多任旦角;一人东向,称「福位」,亦称「鱼位」,以高音木鱼击节,多任杂
色;一人西向,称「寿位」,亦称「醒位」,击醒木以助演唱声势,亦以示唱调转换或结束,多任生脚祭亲属。
若有四人演唱时,则尚有「茶位」,与「书位」并坐,司斟茶祭亲属。(页2294-2295)
小说第三十九回「已是四更天气」祭亲属,「月娘方令两位师父收拾经卷」,第七十四回「薛 姑子宣卷毕,已有二更天气」,第八十二回陈经济因「听宣《红罗
宝卷》」祭亲属,「昨夜三 更纔睡」:
这与绍兴宣卷的时间长度一致; 第五十一回宣卷有薛、王二姑子及妙趣、妙 凤等共4 人祭亲属,第七十四回有大师父及薛、五二姑子等共3人:
这与绍兴「手卷」的人数 定制一致; 第三十九回王姑子念诵的是十字齐言对偶韵文祭亲属,第七十四回薛姑子念诵的是 七字齐言对偶韵文:
这与绍兴宣卷的唱辞格式一致; 《黄氏女卷》与《刘香女宝卷》的 名字也极相似祭亲属。
《红罗宝卷》
莲花落祭亲属。第五十一回写到「先是郁大姐数了回《张生游宝塔》」,第六十一回写到 申二姐「连数落都会唱」,「数落倒记的有十来个」。
有的注者如毛德标等《金瓶梅注 评》曾把此「数落」注为「套数」(页 499)祭亲属。
从小说把「套曲」(套数的又名)与「数落」 并列,「套曲」重抒情,而「数落」重叙事来看,「数落」绝不是套数祭亲属。 魏子云推断为 「曲儿以
外的莲花落一类的歌唱」[7],是正确的祭亲属。
莲花落亦为明清时代绍兴民间曲艺的大 宗之一,《越谚》卷中〈技术〉即有「唱莲花落」词条祭亲属。
而且,绍兴莲花落的特色就在 于,它以若干「节诗」构成,表演时须一个「节诗」一个「节诗」地唱,具有明显的「数」 的形式祭亲属。
上述《绍兴市志》也有〈绍兴莲花落〉专节介绍: 「绍兴莲花落初期祭亲属,多演唱 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 其后方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
称为节诗祭亲属。
这类节诗 据称有18 只半祭亲属,每一节诗的唱辞各用一韵,共有18个半韵……初时,节诗内容大多取 材于民间生活,故事主人公多为农夫村妇或手工业
者祭亲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继而开始 说唱长篇书祭亲属,内容仍以民间轶事、传说为题材,如〈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 等;
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唱说文艺的本子,如〈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 〈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祭亲属。 」(页 2293)
后两个作品名字,一个有 「塔」,一个有「游」,与小说所写〈张生游宝塔〉的名字命名方式非常接近祭亲属。
道情祭亲属。第六十四回,两个太监不愿看南戏,要「唱个道情儿耍耍到好」;于是,两 个「唱道情的上来」,「打动渔鼓」唱了〈韩文公雪拥蓝关〉和〈李白好
贪杯〉两个故 事祭亲属。
道情亦为绍兴曲艺之一祭亲属。 《越谚》卷中〈技术〉「唱莲花落」词条中载: 「又唱道 情」。
队舞、撮弄祭亲属。第五十八回,西门庆做寿,「先是杂耍、百戏,吹打、弹唱,队舞吊 罢,做了个笑乐院本」。
第六十三回,李瓶儿头七,「众堂家女眷祭奠,地吊锣鼓,灵 前吊鬼判队舞」祭亲属。
第七十六回祭亲属,宴请侯巡抚之际,「教坊间吊上队舞、回数,都是官司 新锦绣衣装,撮弄百戏,十分齐整」; 接着庆贺乔大户新授义官,又是「下边
教坊回数、 队舞吊毕,撮弄杂耍、百戏、院本之后,四个唱的慢慢纔上来」祭亲属。
回数不明所指; 队舞 原为唐代宫廷歌舞,宋始流人民间,撮弄乃勃兴于宋代杭州地区的杂技之一,两者都在 明清时期流行于绍兴地区祭亲属。
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世美堂灯〉载其在元宵节间的活动 云: 「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 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祭亲属。 余敕小侯串元剧四五
十本, 演元剧四出,则队舞一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祭亲属。 」
光绪三十二年绍兴墨润堂刻范寅《越 谚正续集》乐器类有「撮弄」词条祭亲属。
墨刻祭亲属。第七十二回写到,温秀才所住堂上,「挂着一轴《庄子惜寸阴图》,两边贴 着墨刻,左右一联书着『瓶梅香笔研,窗雪冷琴书』」。
墨刻即木刻,绍兴这方面的文 化积淀非常深厚,鲁迅在木刻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或亦与此相关祭亲属。
今日兰亭书法展览 馆还保存不少宋、元、明代各代人士以兰亭修禊为主题的木刻作品,其中就有木刻对联祭亲属。
《陶庵梦忆》
五、其祭亲属他习俗
这里仅提两点祭亲属。
一是「跳马索」的家庭游戏祭亲属。小说第十八回写到:「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并西 门大姐四个在前厅天井内,月下跳马索儿耍子」。
「跳马索」,魏子云先生引《帝京景 物略》,疑为元宵节童子之跳绳; 又引《留青日札》,疑为唐清明节拔河游戏之遗存[8]祭亲属。
本回情节时间为七月中间,非元宵、清明,人物为妇女,非童子,可见魏解有误祭亲属。
实际 上 ,此即《越谚正续集》乐器类所载之「跳追索」; 因仿追马动作而跳,故跳追索又可 称为跳马索,小说又写为「跳百索」祭亲属。
二是席间劝客之道祭亲属。
第三十七回写到西门庆到王六儿家做客祭亲属,「厨下老妈将嗄饭果 菜,一一送上,又是两箸软饼,妇人用手拣肉丝细菜儿裹卷了,用小碟儿托了,递与西 门庆
吃」祭亲属。
第五十九回又写到,西门庆在郑家妓院吃饭,「丫鬟进来安放桌儿,四个小 翠碟儿,都是精制银丝细菜,割切香芹、鲟丝、鳇鲊、凤脯、鸶羹祭亲属。 然
后拿上两箸赛团 圆、如明月、薄如布、白如雪、香甜可口、酥油和蜜饯、麻椒盐荷花细饼祭亲属,郑爱香儿与 郑爱月儿亲手楝攒各样菜蔬肉丝卷就,安放小泥金
碟儿内,递与西门庆吃」祭亲属。
用薄如纸 的小圆饼(上等面粉做成),卷上各种细菜、肉丝,置于碟内,推到客人面前,是绍兴人 传统的席上劝菜方式,至今犹然祭亲属。
每一个在绍兴做过客的人,对此都会有亲切的感受祭亲属。
《南明文学研究》
注 释:
1傅憎享论〈《金瓶梅》的俗语与民俗〉,《沈阳师院学报》,1990 年第3 期祭亲属。
2刘辉〈《金瓶梅》与山东民俗〉,《文史知识》,1987 年第10 期祭亲属。
3如魏子云认为「是所谓粘着梅花的地方」,见《金瓶梅词话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页281;毛德标等注为「拟为一种梅花灯景」,见《金瓶梅注评》(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页360祭亲属。
4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页447祭亲属。
5蔡国梁《金瓶梅考证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页148祭亲属。
6姜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第四章第三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年)祭亲属。
7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页 120祭亲属。
8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页 414祭亲属。
文章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潘承玉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有限出版祭亲属。转发请注明出处。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4048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