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帮忙烧纸:奋斗者•正青春丨宁德“90”后草药人逐梦山乡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金山
“中药材王国”
“90”后草药人逐梦山乡
秋天到了宁德帮忙烧纸,丰收在望
在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小托村
在村里的灵芝林下仿野生基地里
返乡创业大学生李伟和陈艳
正掀开覆盖灵芝的塑料薄膜
一株株鲜嫩的灵芝撑开宁德帮忙烧纸了
像一把把“小伞”
人物介绍
李伟(左一)在采收铁皮石斛花
李伟宁德帮忙烧纸,1991年生
现任宁德市青联委员
宁德山语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先后获得
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宁德市“天湖人才”
宁德青年五四奖章
“向上向善好青年”
寿宁县劳动模范
寿宁县青年五四奖章
怀揣梦想 夫妻双双把家还
李伟的祖辈一直是以村医为生,熟识各种中草药习性,让他对中药材种植有着浓厚兴趣宁德帮忙烧纸。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伟接触到一种中药材——三叶青,寿宁人称之“一粒珠”,是一种珍贵药材,市场十分畅销。多次考察后,认为在寿宁种植三叶青更有机会带动乡亲们致富。
李伟将收获的药材装车
“作为90后,不能只求‘安稳’,更应该为未来而拼搏奋斗”,李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宁德帮忙烧纸。2019年初,李伟说服他的爱人陈艳,两人决定一起辞职返乡,当时周围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他们的决定,但夫妻俩仍毅然决然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夫妻俩研究中药材长势
选择林下 套种药材千余亩
即使做了充足准备,创业的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宁德帮忙烧纸。2019年,李伟回到寿宁时意识到,虽然寿宁的气候和环境与浙江三叶青主产区丽水市相近,但是寿宁不像浙江拥有大片平整土地可以采取集约化的大棚种植模式,必须因地制宜改进种植方式。经过三个月的观察摸索,李伟最终从寿宁本土的野生三叶青多生长在林下的情况,摸索出林下套袋种植的方式, 并推出了“联赢产销”新型农业开发模式。
李伟现场指导种植
2020年初,李伟夫妇在清源镇阳尾村流转土地约15亩,建立寿宁县首家中药品种园,培育黄花倒水莲、铁皮石斛、桑葚、紫灵芝等13个品种,并进行种植推广和品种试验宁德帮忙烧纸。在品种园里,只见一截截断木、一个个树根上爬满了形状各异的铁皮石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滑动查看三叶青、紫灵芝、铁皮石斛花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与曲折,基地建设耗费李伟夫妇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宁德帮忙烧纸。炎炎夏日,他们在温度高达40℃的大棚里劳作,施绿肥、做棚内喷灌,搬物资,汗水湿透他们的衣裳……去年冬,大雪压蹋了中药品种园,苗木毁坏严重,李伟夫妇赶往现场,投入紧张救援。
2021年,李伟夫妇又开始了他们第3个基地建设——韶托村千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把目标再放远再放大宁德帮忙烧纸。
产业带动 开启致富新天地
小托村是省级生态乡村,去年冬天,村里与李伟合作,种植黄花倒水莲和紫灵芝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宁德帮忙烧纸。目前,李伟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链发展,可带动清源镇40多户村民户均年增收2.2万元。
与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签订企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提升中药材品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伟还与院校对接,开展集种植、育苗、产品研究、销售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宁德帮忙烧纸。
3年来,李伟、陈艳夫妇返乡在清源镇韶托村、竹坪村、阳尾村培育中药材苗木和林下栽培种植1000余亩, 让“青山”变“金山”宁德帮忙烧纸。
李伟向农户传授管理技术
“家乡的很多农民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情,他们没办法也不愿离开农村 , 而我们作为这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忙把家乡的乡村建设得更好”,创业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李伟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农村青年,更应该通过所学所知,扎根农村,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为乡村的发展出一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宁德帮忙烧纸。
丰收了宁德帮忙烧纸,陈艳喜不自禁
利用所学宁德帮忙烧纸,扎根农村
不断探索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带动百姓致富
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宁德共青团
编辑/宝蓝
校对/斯威
校审/周伟亮
推荐关注
点亮“在看”
奋斗者正青春↓ ↓ ↓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1798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