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

富祭奠宠物:乾隆居然这么专情,富察氏死后乾隆写了一百多首诗祭奠她

admin    2022-12-19    134

清朝,从时间上看,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富祭奠宠物。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共同创造。关于,这三位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正好为清宫剧提供了海量素材,不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康熙微服私访记》或者是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在两个孩子先后夭折,不堪打击后跳楼自杀,不知让多少人哭瞎了双眼富祭奠宠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富察皇后究竟是怎么死的?乾隆不是风流成性吗?乾隆和富察氏真的十分恩爱吗?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一聊真实的乾隆与富察皇后。

历史上乾隆一共有41嫔妃,而这位皇帝又特别喜欢诗和远方,所以通常人们认为他是一位“风流皇帝”,事实上这是对乾隆的误解,乾隆一生其实只爱一人,这个人便是富察皇后富祭奠宠物。

乾隆和富察氏大婚时,弘历只有16岁,而富察氏只有15岁,当然这个年龄在当时是绝对的适婚年龄富祭奠宠物。他们二人性情相合,婚姻生活非常美满,简直是天作之合。

无论乾隆走到哪里,富察氏总是会陪伴左右;弘历生病时,富察氏总会尽心尽力服侍左右直至皇帝康复为止,显然富察氏是一位贤惠合格的妻子富祭奠宠物。

根据清史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欧立德在其著作《乾隆帝》中记载,富察氏出身名门,先祖是努力哈赤手下最为骁勇善战的战将之一,其家族世代精英辈出,大多都是朝廷重臣富祭奠宠物。富察氏的叔叔马齐曾任内务府总管等重要职位,后来成为乾隆臂膀,在1760年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傅恒则是富察氏的弟弟。

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富察氏具备了良好的教养,她重视满情传统,崇尚简朴,拒绝奢侈生活,而喜欢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富祭奠宠物。

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1747年,乾隆一次无意中提起在祖父生活的年代,男人们总是佩戴由鹿羔沴绒制成的荷包,内装取火用的打火石和铁,而不像如今(乾隆年代)时由锦缎制成并饰以金、银、象牙、犀牛角等珍贵材料富祭奠宠物。富察氏偷偷记下,随后便采用关东传统技艺,“以鹿盖绒制为荷包”,亲手绣上简单的花纹,然后送给了乾隆皇帝,让他得以在木兰围场围猎时佩戴。

有这样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乾隆想必是幸福无比的富祭奠宠物。所以,当他们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相继夭折(四个孩子中有两儿两女,只有固伦和敬公主活到了62岁),看着日渐憔悴的富察氏,乾隆的心都碎了,于是,乾隆也和所有的丈夫一样,不断哄着她开心,并带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泰山游玩散心。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回程途中突遭暴雪,想必还有严寒天气。皇后因此而感染风寒,一病不起,并在回京的最后一程路上突然恶化,当天夜里不幸离世。

富察的死富祭奠宠物,让乾隆极为悲痛,有诗为证: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富祭奠宠物。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富祭奠宠物。

圣慈深忆孝,宫壸尽钦贤富祭奠宠物。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富祭奠宠物。

乾隆以好写诗闻名,但是精品不多,这首虽然也只能算一般,但是却是他真情表达,写得情真意切富祭奠宠物。皇后死后,乾隆发出谕旨,总结了皇后一生的贡献,赐谥“孝贤”。同时,为皇后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国恤,下令罢朝9日,在京王公百官皆着素服斋戒27日。这段时间,京城内禁止嫁娶,全国范围不得作乐。

此外,乾隆还颁布了严格的剃发规定富祭奠宠物。皇室男子必须截发辫,他们的太太则需要剪头。所有满、汉男性,百日内不得剃头,满洲妇女则不得盘头,要把头发放开或剪断若干,等等。

这还不算,在为孝贤皇后治丧期间,乾隆更是多次大发雷霆之怒,16人被革职问罪,69人受处分富祭奠宠物。有些官员仅仅是因为皇后的册宝制造得不够精良,礼仪的桌子不够干净……而有53位更是因为没有上表悼念,而被乾隆斥责为“忘恩负义之人”,每人各降两级,从此前途尽毁。

皇后去世一个月后,乾隆仍然伤心不已,他听说在治丧期间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丧礼上表现得不够悲痛,于是再次大发雷霆,谴责他们身犯不孝之重罪,因而剥夺了他们的皇位继承资格富祭奠宠物。

富察皇后死后富祭奠宠物,乾隆无时无刻不处在痛苦自责之中,并且终生未再入济南城: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富祭奠宠物。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富祭奠宠物。

乾隆一生似乎从未摆脱丧偶之痛富祭奠宠物。至1799年乾隆去世时,他共写了一百多首诗哀悼富察氏。下面这首诗写于1795年乾隆85岁时前往富察氏陵墓祭奠之后:

本欲驱车过,矫情亦未安富祭奠宠物。

三杯不防酹,四岁又云寒富祭奠宠物。

松种老鳞长,云开碧宇宽富祭奠宠物。

齐手帅归室,乔寿有何欢富祭奠宠物。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2174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师父微信:wangzijinci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