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市祭奠:侵华日军暴行最新罪证将首次展出
在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改陈工程完工,2万余件(页)新文物、新档案、新史料首次展出新营市祭奠。专家表示,这些新展出的罪证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增添新铁证,使证据链条更加完备。
据介绍,此次改陈工程于9月19日开工,馆内陈列以“反人类暴行”为主题新营市祭奠。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此次改陈新增罪证主要是2015年以来通过考古发掘、“跨国取证”和学术研究取得,其中新增罪证文物2862件、新增罪证史料23000页、新增731部队原队员影像资料810分钟。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度亡视频 wangzijinci
历经30余年艰辛寻证和不懈研究,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已拥有七大类近10万件馆藏罪证文物及史料,构成了相互印证、真实完整的立体罪证链条新营市祭奠。
731部队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实则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体实验,以及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的秘密部队新营市祭奠。其基地建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被用于人体实验。
揭秘
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今亮相新营市祭奠,最小的12岁
第九次国家公祭仪式上将出现一群特殊的“嘉宾”,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新营市祭奠。今年8月,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标志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他们的身份有何特殊性?将如何履职?新华社记者进行了采访新营市祭奠。
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共13名,他们是葛凤亮、黄兴华、黄睿、夏媛、李玉瀚、李真铭、常小梅、刘榴、马雯倩、徐宏、夏天行、王莲、阮红燕,来自10个幸存者家庭新营市祭奠。
夏媛和儿子李玉瀚来自幸存者夏淑琴的家庭新营市祭奠。夏媛告诉记者:“我从小听着外婆说的故事长大,如今外婆年纪越来越大了,耳朵也听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她说希望我可以代替她去作证,让更多人知道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李玉瀚刚满12周岁,虽然年龄是传承人中最小的,但已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了好几年小小说解员新营市祭奠。
2014年,纪念馆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新营市祭奠。2022年,认证了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相比遗属身份,传承人相当于传承历史记忆的主力军,对使命的认识更深入,履职的方式也更丰富。
今年4月,100岁的幸存者王恒离世新营市祭奠。早在2011年,他就在孙女王莲的帮助下开通了网络账号,说述自己经历的战争。
连线
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万人坑”侵华罪证
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内各地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各自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和更多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无辜死难的同胞新营市祭奠。
公祭日来临前,吉林大学的科研人员再次来到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的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对馆内的遇难矿工遗骸进行新一轮的防腐处理工作新营市祭奠。
东北地区是日本侵华时期最早沦陷的地区,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分类最完善的日军侵华时期的各类“万人坑”罪证遗址新营市祭奠。据初步调查,东北地区有“万人坑”遗存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
自2015年开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张全超教授团队为这项保护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新营市祭奠。7年来,他们多次赴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对全馆197具完整遗骸和20余具零散遗骸进行了法医考古信息采集和遗骸的防腐处理。
张全超教授团队在保护“万人坑”内遗骸的同时,通过重要个体DNA样本的采集提取等方式,对遇难者遗骸进行创伤、病理、死因分析和综合研究,建立完整的国际化信息数据库新营市祭奠。用科学严谨的数据化,将此类历史罪证长久保存下去。
■均据新华社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354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