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祭祀祭奠烧纸:移民创业史诗——湖广会馆(转载)
清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初六日,重庆府禹王宫举办禹王庙会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幢幢房屋顺山势由低到高,错落有致;高高城墙沿江边延伸到山梁,雄伟壮观江门祭祀祭奠烧纸。重庆城门多数建在江边,建有码头,城门和码头各有特色。川江上有一首船工号子唱道:四川省水码头要数重庆,开九门闭八门十七道门;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千厮门花包子雪白如银;临江门买木材树料齐整,通远门锣鼓响抬埋死人;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金紫门对着那道台衙门;储奇门卖药材供人治病,太平门卖的是海味山珍;东水门有一口四方古井,对着那真武山鱼跳龙门。有诗描绘江边码头景象:龙门东去水连天,白帆片片泊江边;竹篙点浪船家吼,上下行客闹声喧。夕阳返照暮江红,古渡人归乘短蓬;回首江北灯千点,当头明月恰如弓。
冬春季节,江水平静,江上帆影点点,百舸争流,夜晚江船灯火映红江面;夏季水涨,江水咆哮,浊浪排空,滚滚波涛奔腾着向东而去,江上船只多进码头避风江门祭祀祭奠烧纸。季节不同,重庆城下两江景色各异。重庆水码头数朝天门和东水门码头最大,附近街道非常繁华,像猪十街、平街子、打铁街、棉花街、接圣街、天灯街等,青石板铺路,两旁多建楼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商铺货栈招牌醒目,美观大方;买卖东西的、搬运货物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坐落在东水门附近的撬脚街上,红墙青瓦,卷棚歇山,翘角飞檐,气势雄伟江门祭祀祭奠烧纸。院落顺山势从低到高分为三层,大门进去第一层是明殿,殿里悬有巨钟,放有大鼓,祭祀神灵或迎接贵宾时撞响钟鼓,隔着三五条街也能听到;殿中靠壁置放有焚香炉,供祭祀神灵的湖广乡亲敬香及焚烧纸钱用。往上走十八步石阶到了第二层祭祀大殿,大殿高大宽敞,供奉着大禹菩萨,屏风及两边巨大的石柱上雕刻着龙凤呈祥及戏中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左右两旁还建有厢房、大小议事堂。祭祀大殿后靠壁有一神台,供着帝主、朱公等湖广十府的地方神灵。再往上走三十一级,即是第三层,有大小戏楼、客房。
六月初六清晨,禹王宫大门内外挤满各地来参加禹王庙会的湖广乡亲,有从本城来的,也有从附近州县来的江门祭祀祭奠烧纸。湖广会馆副首事周带才吩咐看守禹王宫大门的乡亲晚上迟一些关门,早上早一些开门,让参加庙会的乡亲进来休息。并且,禹王宫大院及大小戏台两旁饮食摊子通宵卖东西,乡亲们花一两个铜板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家乡小吃,有米糕、汽水粑、火烧粑;重庆的担担面、抄手、炒米糖开水、麻花、馓子。
辰时,祭过了禹王菩萨,开始认祖归宗,聚会叙乡情,这种乡亲聚会,人们称作“打乡谈”江门祭祀祭奠烧纸。乡亲们都是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千里迢迢从湖广各地迁来重庆府的,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了,为了生活,祖籍同乡同里、同宗同族的乡亲,甚至一些亲兄弟分开了,住到了不同的州县,平时要聚会很难,只有举办庙会时聚在一起,联络乡情,商讨同宗同族的事务。一些多年不见的乡亲见了面,非常高兴,说起家乡话,摆谈分别后发生的事,有时眉开眼笑,有时满脸泪水。
午时到了,大戏台、小戏台都开始演戏江门祭祀祭奠烧纸。大戏台上演的是黄州花鼓戏《祝英台十里相送梁山伯》,祝英台虽然是男人装扮,但容貌娇美,双目含情,唱腔委婉动人,把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慕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每台戏演完,舞台上就会亮出“福寿双全”“财源广进”等祝福语,赢来台下热烈掌声。看戏的乡亲有的坐在茶桌旁边,一面喝茶一面看戏。渗水的小伙计提着长嘴茶壶,听见叫喊“渗水”的声音,便从人群中挤过去,隔着桌子渗水,茶壶提得高高的,热水从茶壶嘴里出来,成一条线“飞”入茶碗,一滴也不溅到茶碗外。一些乡亲把长长的大辫子盘在头上,脱下衣服搭在肩上,站立在茶桌间隙看戏,口渴了,随手端起身边茶桌上的茶碗喝两口,因为都是湖广乡亲,茶桌边茶碗的主人不会责怪。小戏台前也挤了不少乡亲,听戏台上说书艺人说述四川评书《刘二壮打虎》。
“……刘二壮带着老婆孩子从湖广麻城来到重庆,到了通远门外一个小山冈前,走得累了,正想坐下歇一歇,忽然听到‘呼’的一声响,一只斑斓大虎从树丛中跳出,直扑向刘二壮,二壮一惊,忙抽出扁担向老虎砍去……”戏台下,两个乡亲听得津津有味江门祭祀祭奠烧纸。一个问:“我们先祖进川时,通远门附近真的有老虎?”另一个回答:“小时候听老祖宗说过,他们进川时虎患成灾,通远门外大白天都有老虎出没。”
禹王宫有两间议事堂,大的一间是湖广乡亲各府县会首以及行帮头头们议事的地方,小的一间是湖广会馆首事、副首事以及核心人物商议重大事情的地方江门祭祀祭奠烧纸。此时,湖广会馆副首事周带才正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小议事堂谈论首事陈玉金回麻城祭祖迟迟未归的事。说话间,钟鼓声响起,禹王宫守门的乡亲领着一位手拿大红拜帖的重庆知府衙门衙役进来。衙役行了礼,递上拜帖,大声说:“周首事,知府宋大人听说禹王宫举办禹王庙会,带着巴县王知县来看望乡亲们,已经到了禹王宫大门外了。”
周带才吃了一惊,忙吩咐从大门到大议事堂让出一条通道,带着参加乡亲聚会的几个行帮会首迎到禹王宫大门外,把知府、知县两位大人迎进大议事堂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宋知府望了望众人江门祭祀祭奠烧纸,有些疑惑地问:“周首事,湖广会馆举办禹王庙会是一件大事,怎么不见陈首事?”
周带才一脸愁容,回禀说:“宋大人,我们正在焦虑,陈首事三个月前回麻城祭祖探亲,约好五月底回来江门祭祀祭奠烧纸。今天已是六月初六,还没有回来,大家十分担心!”
宋知府皱起眉头说:“陈首事是众多湖广乡亲推举出来的主事人,知道今天是禹王庙会的日子,应该提早返家,按时赶到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周带才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害怕陈首事路上出事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王知县笑了笑说:“众人不必担心,如今太平盛世,盗匪潜迹,陈首事路上不会有事的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周带才脸上有了一丝笑,说:“但愿王大人说得准,陈首事平安回来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周带才把两位大人让到议事堂首席位置坐下,重新抱拳行了礼,说:“两位大人日理万机,还抽出时间看望湖广乡亲,谢过两位大人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宋知府大声说:“周首事江门祭祀祭奠烧纸,重庆府有数万湖广乡亲,经商务农,与各地来的移民和谐相处,没有湖广乡亲,就没有重庆府的繁荣昌盛,以前为乡亲们做的事太少,本府深感惭愧!”
王知县微微笑着说:“宋大人说得有理,巴县近三万人口,十之八九是各地来的移民百姓,我能坐稳巴县知县这个位置,全靠各位的维持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宋知府、王知县正在议事堂和众人说话,忽然,窗外掷进一支飞镖,不偏不斜,插在周带才身边柱子上江门祭祀祭奠烧纸。周首事一惊,赶紧拔下飞镖,飞镖上带着 ,周首事慌忙拿下信,展开信纸看起来,上面写着十个大字:陈首事有险,东水门码头。
宋知府看到窗外掷进飞镖江门祭祀祭奠烧纸,十分吃惊,问:“周首事,信上说了什么?”
周带才脸色苍白,双手颤抖,把手中的信纸呈送给了宋知府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宋知府看了信纸上的字江门祭祀祭奠烧纸,紧紧皱起了眉头,把信纸递给了王知县,说:“这信是谁送来的?陈首事在东水门码头会遇到什么危险?”
王知县建议说:“宋大人、周首事,这里离东水门码头不远,我们立即带人赶去,一切就会明白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对,快到东水门码头去看一看,陈首事有什么危险?”“宋大人、王大人,你们带些衙役去,有了事好解救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禹王宫走廊上、厢房里、大小戏台前,乡亲们闹闹嚷嚷,有的在看戏,大声叫好,有的在摆谈着近年来各自的经历,叙说着乡情江门祭祀祭奠烧纸。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895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