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祭祖在即黄纸钱金元宝和冥币选哪个好?
祭祖期近,祭祖离不开烧纸钱,晚辈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祭祀先祖,既可以答谢先祖的恩德,又可以哀求先祖庇佑子孙福寿绵延、家旺业旺。
祭祖的必备品通常有两项,一是供品,诸如酒水、生果、馒头、菜品等;二是纸钱,如黄烧纸、冥币、元宝等。供品大家都比较认识,这里不逐一表述,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是黄烧纸、冥币、元宝等。
有句玩笑话叫“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现在的报纸,夹杂了不少虚假内容,不管是广告,仍是小道动静,都是乱七八糟,就如今天的网络仙道大论谈,真假混杂,让人无所适从。
另一层意思,用报纸上坟,是欺骗鬼的行为。而报纸和冥钱都是纸张,为什么要说烧报纸就是欺骗鬼,烧冥钱就不算?
关于祭奠烧纸钱的习俗,据专家考证最早开始于魏晋时期,至唐朝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据传纸钱的最早用途,是用来掩埋的,也就是说是随葬品,不是用来烧的。
汉朝时,家中假如有亲人去世,会用瘗(yì)钱,即专门锻造的陪葬钱币当陪葬品,如秦时的五铢钱、半两钱,瘗钱也叫明器,因在埋钱时,会同时埋入玉器等珍贵之物。至魏晋时期改为纸钱,纸钱在民间的使用方法也是掩埋,这种掩埋方式一直持续到唐朝。
古人以为大地为万物之母,大地之上为阳,大地之下为阴,人是活在阳间,死在阴间的,所以入土为归阴,入土为安,埋钱是为了故去之人能在阴间有钱可用。这个钱埋在地下,就归故去之人使用了,这是古人的朴素认知。在实际上,恰正是这种凝结了诚敬之心,孝道之心的愿力,产生一种可以穿越阴阳之隔的能量,作用于先人,先人因此而得到能量的增补,而后先人再护卫后人,这就是阴阳能量之传递的一种。
冥币的泛起,是以黄烧纸为基础的。在民间的丧葬习俗中,就曾泛起过铜钱印在黄烧纸上的冥币。
到了宋朝,跟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逐渐成熟,比较闻名的“冥币”有“墓穴上宝”和“冥游亚宝”两种。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的周世宗柴荣死后,在下葬确当天,臣子们发明了象征金银的纸钱,分别对应黄色和白色的纸,黄色上印有“墓穴上宝”的印文,白色印有“冥游亚宝”,这或许就是现在市场上“天地通用银行”数十上百亿冥币的源头吧。
《道法会元》中提到,上天星辰日月无邪不受纸钱,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才需要用:
“诸大醮,上天星辰日月无邪前不得烧纸钱,触犯上真。中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方可用之。古本无此法,汉天师始用法咒化,赐下界鬼神,出在洞神箓。若发雷神,黑纸速行。”
另外,《海琼白真人语录》也说,纸钱起于汉末,是祭奠中下界鬼神之用:
“按玉格天条,凡设醮,不得献上真纸钱,大为亵渎。古者虽有冥器,未有纸钱,迄于汉末,方有纸钱,以之祭中下界鬼神,可也。以之献无邪,可乎?夫世之贪利之徒,虽身经太阴而一念尚存,如《万光忏》谓所阙所乏,皆世财宝,故纸钱之化,欲破其念耳。”
无独占偶,《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也有,金钱是供奉上界仙真的,银钱则是给下界鬼神使用:
“诸纸钱,世俗有黄白之别。以黄者为金钱,上界仙真用之。白者为银钱,下界鬼神用之。吾乡尤甚。余尝得报应,然后如金钱,鬼神非不可用也,特猥劣元得用耳。若焚金钱,自作金钱用,有甚违碍,但价高耳,奈致虚立成仪。
……自至元以来,冥府尽用钞,与世间一同纸钱,皆元用影响,略然不知其钞若何。往往通券及经旛之属,皆谓之钞。诸开度坛,若法师自为传法,经籍度师修建。或为在俗祖父母父母修建,虽君前臣名朝奏章表元妨,而摄召炼度给付,终有室碍。
法不可任责,合请同道关行摄召,不可呼姓名及遣将追取,皆有碍炼度。则据然高座,役将引魂,赴水火与给付,押大花名字,役将管押,失免失仪也。”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4518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