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 商王帝辛当为先: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
古人形容一个君王残暴不仁一般都会用“桀纣”这个词,但几千年来夏桀和商纣为什么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永无平反之日,这篇我们就来聊聊“商纣王”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
聊商纣之前我们必须先要聊一下中国古代的官员录用制度,咱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其实是有很明显的文明演变阶段的,就拿官员录用制度的演变来说,其实古代官员录用制度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从先秦到秦朝几乎都是世官制,也就是世卿世禄制,祖宗是当官的后代就都是官;到了汉朝世官制出现了非常大的政治弊端,为了加大中央集权,汉武帝对官员录用制度进行改革出现了察举制,所谓察就是地方官员通过走访考察发现人才,举就是由地方官员把察到的人推举、举荐给朝廷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这一改革可以说出发点是非常进步的,本意是希望民间贤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入朝为官、服务国家,从而间接稀释朝中权利集团的权力,削弱贵族阶层在朝中的势力。但这个制度实际到了地方就变味了,尤其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几乎成为了世官制的升级版。也就是说您如果想做官,您在地方首先得是个有声望的人,不论是靠着家里有人做官,还是家族在地方上很有威望,最起码十里八村、乡里、县里、郡里一提您大伙得知道有您这一号。其次就是地方官向中央推举您,经过国家再度考核合格后,您就等着政府给您拜官吧,这就是通俗的说察举制,所以当时的官几乎也都是世代公卿。例如:曹操本姓夏侯,他自己说是举孝廉入仕,其实是他爷爷给大太监曹腾当儿子得了势,他爹曹嵩借着老爹的势力官至九卿,人家家大人都是当官的;两晋时期这种制度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察举制的基础上改革出现了九品中正制;杨坚建立隋朝后为了稀释权贵阶级单一化,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让基层老百姓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入仕为官。到了明朝朱元璋改科举考试为八股文形式,并固定仅以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为教材,更加禁锢文人的思想。至于科举这块我们也先说个皮毛,将来有机会我再跟您细聊这个话题。和您说了这么多古代的官员录用制度,我们可以步入正题聊聊“商纣王”了。
烧纸钱 烧金元宝 烧寒衣 烧纸扎 代办视频
加师父微信 免费查看度亡视频 wangzijinci
商纣王,子姓,名受,即位后叫帝辛,纣这个是谥号,周代开始使用谥法,也就是在君王死后大臣们用一个字概括他一生的功过,具体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搜中国古代的谥法,大概五、六十个字,什么“文、武、景、殇、幽、纣...”每个字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
子受的父亲叫帝乙,他是帝乙的小儿子也是嫡子,他有个大哥叫启(微子)是帝乙的妾生的,所以帝乙死之前将位子传给了嫡子“受”,子受即位后叫帝辛,这个帝辛您可以大概的把它认为成当时的年号,但与后来的年号又不是很相同,咱们就姑且先这样理解吧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
帝辛即位后当时商朝的制度其实已经很腐朽了,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他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而这些改革措施最终却被武王伐纣说成了罪恶滔天的种种暴行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那纣王究竟做了什么使得诸侯国这么无法容忍,非要闹得兵戎相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史料上纣王无道的说法太多了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总结起来基本上有几种:“酗酒误国、崇信妖妃、神话自身、崇信奸佞、杀戮无辜、不敬神灵”等等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说到酗酒这事还真不完全冤枉纣王,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伴随这中华文明一直绵延流传到今天,对于先秦时期的贵族来说酗酒其实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因为先秦时期生产力比较低,酒又都是纯粮食酿造,所以能喝的起酒的人也只有贵族,而且当时的酒度数也很低,也就和现在醪糟差不多,这东西又好喝又解渴,喝酒的人都是贵族也没人敢去截至,酗酒也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近代考古出土了很多商代的青铜器大多数都是礼器、酒器,而且商代贵族墓考古发现墓主人骨骼含铅量极高,因为青铜器是有铜、铅、锡等金属合金冶炼制作的,长期用这种器皿饮食会形成慢性铅中毒,铅对人体很多器官都有致命的损伤,尤其是大脑和主要功能脏器,所以酗酒误国从严格意义上还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酗酒这事并不是从帝辛开始的,因为商朝历代君王、贵族都有酗酒的习惯,所以拿酗酒这事来只攻击帝辛就有些牵强了。
我们再看“崇信妖妃”,不用解释妖妃指的就是妲己,但在商代男女其实还是相对平等的,而且女性地位也相对不低,这一点我们从武丁的老婆妇好就能看出来,妇好能征惯战帮助武丁开创、维护了很多疆域,死后下葬也很考究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这些从安阳妇好墓的规格和出土的陪葬品就可见一斑。所以在商代妇女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帝辛有事和妲己商量,妲己是帝辛的媳妇,夫唱妇随是很正常的,妲己支持老公的改革新政给些建议意见,帝辛采纳妲己的一些看法去实施工作,其实并不为过。而且通过河南妲己墓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文字、墓葬规格都证明妲己是有苏氏部落战败后,为了表示臣服而将部落首领的女儿进贡给了帝辛,只是个普通的妃子,其实说她是妃子也好说她是人质也行。那为什么要抨击妲己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也是后来所谓君子的儒生们对妇女的轻视所导致的,夏桀的妹喜、周幽王的褒姒、唐明皇的杨玉环都是同出一辙的甩锅。所谓牝鸡司晨就是典型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对女性的看法。所以用“崇信妖妃”来否定帝辛的改革显然是很牵强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神话自身”,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其实是从祭奠祖先、族人演变过来的,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埋葬同族死者的行为,并且出现了简单的陪葬品,认为人死后灵魂还是依旧陪伴在族人身边的;通过灵魂陪伴逐渐演变成灵魂陪护,认为先人会守护现有的族人;之后在为延伸认为先人死后会上天成为神灵,保护、保佑自己的族群免遭其他族群的屠害掠夺;最终形成天神的概念,大王为上天之子授命于天,代天统治,这种神话自身的说法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武王伐纣也是打着“伐商是天意”的旗号,明朝圣旨上也使用“奉 天承运”的字样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所以用“装神弄鬼、神话自身”来作为帝辛的一条罪行其实就是找茬打架。
说到“崇信奸佞”这就跟我们一开始说的先秦时期的官员录用制度有关了,前面我提到了,先秦时期的官员录用是世官制也是世卿世禄制,这种制度到了帝辛时期就出现了很大的政治弊端,帝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启用了一些基层官员和平民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但帝辛的官员录用制度改革在那个时代则是影响了众多贵族权势集团的根本利益,这帮贵族说了:“我们家祖宗跟你“受小子”的祖宗(帝辛本名子受)一起打天下,推翻了夏桀让你祖宗这汤成了道主菜(商的第一任国君叫“汤”),到了你小子这可好,翻脸不认人了,让一帮老百姓出来当官吆五喝六的,你小子不想混了吧。“受小子”告诉你,你让爷们儿们不痛快你这个王也就别想当踏实了!”于是各地诸侯都开始反对帝辛的这一做法。单从他改革官吏任用制度的出发点来看,我认为帝辛没有错,因为世官制不论中外历史都是有的,欧洲直到中世纪还是世官制,这种制度没有给平民改变身世的机会和渠道,平民永远是平民,贵族永远是贵族,这种制度放到哪个时代也是会被世人所批判的。但至于帝辛录用的平民中不乏会有一些唯利是图的人,那也是他在人员考察时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错。所以说他“崇信奸佞”显然是贵族势力泄私愤的借口。
最后我们来聊聊帝辛“杀戮无辜、不敬神灵”这事,这个罪名为什么放在最后说,是因为这个罪名最不说理,古人对神灵其实是很畏惧的,尊敬也只是在畏惧的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帝辛改变了祭祀神灵的方式,我们知道商朝还处于奴隶社会,祭祀神灵场面非常血腥,有畜牲和人牲,说白了就是当场杀猪宰羊还有杀人,关于奴隶社会的人牲我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上网搜一搜西藏解放前农奴主之间互赠的礼单了解一下,可以说是血腥至极、令人发指。在商代祭祀活动非常多,祈雨、丰收、欠收、征伐...等等几乎所有民生活动都会出现祭祀,祭祀就要杀人,尤其是战争回来后会杀死大量的战俘作为人牲祭祀神灵,出土的甲骨文献记载“癸酉卜,贞,多妣献小臣卅、小妾卅于帚”大概意思就是说“商军在攻打西土后俘获了很多男女战俘,帝辛没有把他们作为祭祀的人牲杀掉,而是让他们用自己部落的习俗跳株离舞来祭祀神灵。”株离舞是上古时期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祭祀用的一种舞蹈,该舞的形式为男女赤裸身体相互追逐。这也充分证明了帝辛对祭祀活动的改革,但这也就被后世以司马迁为首的史学家们作为纣王淫乱、不敬神灵的罪行铁证。对于杀戮无辜有资料显示其实被后人称赞的商朝著名的仁君武丁曾经一场祭祀活动中就杀了九千多人,但所谓的暴君纣王的记载也就几十人。随着考古的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甲骨文献出土,很多都证实了帝辛时期战乱颇多,但几乎没有出现进行大规模屠杀战俘用于祭祀活动的记录,而是将战俘变成奴隶使用。这种祭祀改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进步的,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种行为是无法被理解且更无法被接受的,《左传》里说“国之大事在祀在伐”,帝辛这种祭祀改革在当时无疑就是伤了国本的行为,严重的离经叛道。故此,以微子、比干、箕子等人为首的一班宗室旧臣及各地诸侯贵族都极为反对。
经过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神灵祭祀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在物质文明方面严重影响了朝廷重臣及诸侯贵族权势阶层的根本利益,从精神文明层面严重的离经叛道,朝中众多元老旧臣和各地方诸侯国的贵族权势阶层对商王帝辛的种种改革行为万分抵触,对商天子的执政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各地出现暴乱,帝辛派兵镇压,结果越压越乱,越乱越得压。终于在商军主力精锐部队远征南方和东方部落叛乱时,周武王姬发敏锐的洞察到了最有利的战机,拉大旗扯虎皮举兵伐商。身边没有部队的商王帝辛临时组织起大批奴隶在牧野与周军摆阵对垒,帝辛当时可能是这样想的,“我在祭祀中饶了你们这帮奴隶的命,你们应该对我感恩戴德,上了战场肯定会人人争勇、个个当先。”他也是太自信了,殊不知人心隔肚皮这些奴隶虽然侥幸活命但对奴隶而言毕竟还是人下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在战场上怎么可能尽心尽力,结果就是这批奴隶临阵倒戈,商王被迫逃回城中,史料记载帝辛最终自焚身亡。
其实看过商王帝辛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其实我个人觉得他挺悲催的,本来是个很有想法的改革家,但就是心太急,看到老爹给自己留下的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恨不能一夜间就回到传说中商汤、武丁时期那种和谐繁荣的社会,于是急功近利的改革试图迅速扭转局面,一定乾坤恢复大商繁荣富足的社会面貌,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正如孔圣人的得意门生子贡(端木赐)所言“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就是说“其实纣王也未必像传说的那么不好。只不过是所谓的君子们讨厌名声败坏的人,人一旦名声毁了,世上所有的屎盆子、尿罐子都会往他脑袋上扣,往他身上泼。”
商纣王这个称呼其实非常的不恰当,原因是谥法为周人所制,谥号为周人所定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纣在谥法的解释是“杀戮无辜,贼仁多累,残义损善曰纣”,这些可以说与帝辛执政的实际行为完全不一致,所以还是那句话,历史本无真相,关键是看待的角度,周人为了掩盖自己不甘臣下,欲代商而坐天下的野心,就必须把商王帝辛往坏里说,说的越坏越能证明自己的行为是道义的,起兵是为天下苍生,而不是造反叛乱。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可能也是扪心自问觉得理亏,将商朝国都朝歌及周边属地作为封地分给了帝辛的儿子武庚,周武王死后儿子周成王即位,武庚觉得这是个造反为父报仇,恢复祖宗基业的好机会,于是起兵造反,后被辅政大臣成王的亲叔叔周公姬旦剿灭,武庚身死之后不能让商人断了香火,于是周成王发现了一个一直不吭声、不露头的乖宝宝——微子启,于是就封帝辛的大哥微子启为公爵并封商丘(今河南商丘)作为封地建立了宋国,微子启也就是宋国第一任国君。这个宋国一直延续到了战国中后期,历经近八百年,终于在公元前286年被齐楚联军所灭,疆土尽被瓜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改革家”商王帝辛死后八百多年,西岐的发源地附近又出现了一个“改革大家”——嬴政,又过了八百多年后华夏大地再次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杨广,但秦始皇和隋炀帝同样都犯了和帝辛相同的错误,导致这两个后来的王朝重蹈商的覆辙,双双成为了短命王朝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
记得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他应聘了一家,老板给他很大的支持让他做了的第三把交椅,他当时感激涕零,认为自己这匹千里马终于遇见了伯乐,于是他就想大刀阔斧的将之前在世界五百强外资大企业里听到、看到、学到的一切管理手段夹杂着自身的理解与创新,一个不落的都用到自己就业的这家企业上,把这家企业也打造成世界五百强,他设计的一系列“改革”还没进行到三分之一,恨不得连保洁大姐都骂他,最后弄得老板很失望,这第三把交椅屁股还没做热就被人家搬走了商丘祭奠烈士祭祀祖先。我听后开玩笑的和他说“你这是没做成名垂青史,但做到了罄竹难书啊!”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经常会碰到这种事呢,您是打工仔也好,白领、金领、大老板也罢,现实生活中谁都禁不住“升更高的官、赚更多的钱、掌更大的权”这些诱惑,随着您的努力这些都将会成为现实,但当您真的得到这些的时候,就会发现您的前任留给您的并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基业,而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退缩、抱怨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您将如何面对?如何下手收拾这个局面?历史向前发展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而停止,旧生产关系不能满足新生产力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变革,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改革宜缓不宜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扯轻了痛不欲生,扯狠了就会像“商纣王、隋炀帝”那样身败名裂,负面的谥号被钉在耻辱柱上永无平反之日。
代烧服务——代烧金元宝——代烧纸钱
加师父微信 查看代办视频 微信: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918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祭祀风俗、民间习俗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请科学看待,切勿封建迷信!